紙甲

[ 傳奇故事 ]

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福建沿海,倭寇作亂。嘉靖皇帝忙傳聖旨,急調在贛南平叛的副總兵餘大猷到福建平倭。

  餘大猷的弟弟餘大斌作為先鋒官果然不負眾望,巧施妙計,領兵接連打了幾個漂亮仗。倭寇頭子龜田氣得嗷嗷叫,惡狠狠地揮手說:“趕快催一催,叫山木將那批火槍用船立刻發過來!”

  這個山木原是富士山下的一個獵戶,因為善制火槍而被到處燒殺搶掠的倭寇奉為神明,山木也靠製造火槍發了大財。

  龜田在三個月前用高價向山木訂購了200條火槍,現在他們連吃敗仗,正是依靠火槍優勢取勝的緊要時期。

  龜田的手下還沒等把催槍的信鴿放出去,運送火槍的木船就在福建的沿海靠岸了。

  山木製槍的手段果真非同一般,他製作的火槍,不僅射程遠,而且殺傷力也強。

  餘大斌這天領兵埋伏在洪坑鎮,看著倭寇走進了埋伏圈,他怒吼一聲,領著手下猛衝過去。

  龜田遇到埋伏,並不慌亂,他猛地一揮手,隊伍前面的倭寇立刻舉起了火槍,隨著槍聲爆響,疾飛的鉛彈如雨點般打來,平倭的明軍立刻有30多名將士飲彈身亡。

  餘大斌一見倭寇的火器兇猛,急忙下令:“撤,快撤!”

  龜田知道餘大斌是餘大猷的弟弟,用手一指餘大斌撤退的方向:“一定不能放走餘大斌!”

  倭寇的火槍果真厲害,一陣猛射便把明軍打散,餘大斌左肋中彈,被六名手持火槍的倭寇追到了洪坑鎮。他手拿鎮海刀,躲到了一座年久失修的關帝廟中。

  領頭的兩名倭寇剛剛闖進廟門,餘大斌“咔咔”兩刀,將這兩名倭寇砍死。

  後面的四名倭寇正要舉起火槍射擊,餘大斌“嗖”的一聲躍到了關帝神像的背後。

  四名倭寇訓練有素,他們輪番開槍裝彈,根本就不給餘大斌反擊的機會,十幾槍打在關帝像上,泥像上半截身子一歪,“轟隆”一聲,倒在了地上。

  餘大斌藏不住了,眼看著一名倭寇對著他正要射擊,餘大斌順手一抓,抓起關帝像一條折斷的左腿,用泥腿護住了胸口,然後提刀向四名倭寇衝了上去。

  倭寇連開幾槍,可是槍槍都射到餘大斌手中的泥腿上。餘大斌衝到倭寇身邊,手起刀落,四名倭寇都做了異鄉之鬼。餘大斌累得身子一晃“撲通”一聲,坐在了地上。

  餘大斌身披鐵葉牛皮甲,可是身上的鎧甲在火槍面前根本不堪一擊。奇怪的是,這條泥腿竟能擋住火槍的威力!

  餘大斌正要拿起救他一條性命的泥腿細看,沒想到受傷的左肋一陣鑽心的疼痛,他隨即眼前一黑,昏在了地上。

  餘大斌醒來的時候,已經是第二天的下午了,他昨天昏倒廟中,最後被明軍將士救回了大營,他身上的槍傷已經被包紮起來。

  餘大斌急叫:“我要去關帝廟,我要去關帝廟!”

  餘大斌的衛兵聽完也都愣住了,頭領重傷醒來,他去關帝廟幹什麼?莫非他受到驚嚇,一不小心,得了失心瘋?

  餘大斌看見自己的手下發愣,一拍床板,大叫:“趕快去把關帝爺左邊的泥腿給我拿來!”

  一個時辰後,關帝泥像的左腿就被明兵取了過來。餘大斌雙手接過沉甸甸的泥腿,一下子就明白了,關帝像的泥腿之所以防槍,就是因為泥腿上覆有一層紙甲的緣故。

  倭寇用火槍射出的鉛彈,竟嵌到了紙甲的上面,根本就不能將紙甲洞穿。難道這紙甲竟比他身上穿的鐵葉牛皮甲還要堅固嗎?

  餘大斌急忙派人到洪坑鎮中去問,軍士們先找到給關帝爺塑像的泥瓦工,透過泥瓦工,他們很快地就找到了紙甲的製造者──牛三通。

  牛三通是洪坑鎮最有名的制甲匠,因為福建潮溼多雨,為了防鏽,關帝爺身上的鎧甲自然不能用生鐵製造。他就用桑皮紙蘸桐油,然後中間加上白綢子,桑皮紙和白綢子經過石板的重壓,就製成了分量很輕的紙甲。

  牛三通一聽紙甲的神奇之處,激動得一拍胸脯:“餘將軍,您放心,老朽一定盡心竭力,將紙甲製造成功,不將該死的倭寇趕出福建,老朽死不瞑目!”

  餘大斌一方面命令牛三通加班加點趕製紙甲,一方面叫哥哥向朝廷請調火槍,殲滅倭寇。

  半個月後,100副紙甲終於製造完畢。明兵明將穿上紙甲,再和倭寇的火槍兵一對陣,果然倭寇的火槍彈丸無法對他們產生傷害。

  又過了20天,朝廷調撥的那批火槍送到了軍營中。明軍手有火槍,身披紙甲,殺得倭寇連連後退。

  龜田接連吃了幾場敗仗,看著倭寇們血淋淋的屍體,他指著細作頭目的鼻子:“一定要查明原因,不然我一刀砍掉你的腦袋!”

  細作的頭目領著手下,經過一段時間的打聽,終於知道牛三通給明軍制造紙甲的訊息。

  龜田聽到紙甲這兩個字,驚得下巴差點兒掉到地上。

  一張紙觸手可破,怎麼將其疊糊到一起最後變成鎧甲就能起到避彈的作用呢?龜田急忙將營中的造甲師請來,可是倭國的這個造甲師糊出的紙甲根本就不能避彈,看來製造紙甲一定有不傳之秘在裡面!

  龜田眼珠一轉,揮手把細作的頭目叫到了自己身邊,低聲和他咬了幾句耳朵。細作頭目點了點頭,領人行動去了。

  三天後,倭寇的細作頭目領著一夥倭寇夜襲洪坑鎮,將牛三通和他的幾個徒弟押回了倭寇的大營。

  龜田和牛三通一說造紙甲的事,牛三通“呸”地將一口濃痰吐在龜田的身上,大聲罵道:“該死的倭寇,想叫老子給你們造紙甲,沒門!”

  龜田一聽牛三通拒絕,“嗖”地拔出了寒光閃閃的倭刀:“不給我製作紙甲,我就一刀殺了你!”

  牛三通鄙視地看著龜田,面不改色。龜田見牛三通不怕死,用手一指他的幾個徒弟:“來人,將這幾個人衣服扒光,用大鍋煮了,然後將他們的屍體丟到海里喂鯊魚!”

  如狼似虎的倭寇答應一聲,支起三四口大鍋,鍋底的木柴燃起了熊熊火焰,鍋中的涼水已經被燒滾了。

  牛三通的幾個徒弟一個個嚇得臉色煞白,最小的那個徒弟扯開嗓子高叫:“師父,救命呀!”

  牛三通無奈地跺了一下腳,說:“住手,我幫你們造甲!”

  龜田滿意地點了點頭:“10天之內,給我造200副紙甲出來,完不成任務,我還要把他們丟進大鍋中,煮熟了喂鯊魚!”

  牛三通製作的紙甲之所以能防彈,一是因為分量輕,幾百張紙和絲綢密密地疊壓在一起,紙甲可以厚至兩寸,第二點就是城隍廟的廟頂漏雨,紙甲被雨水浸溼。溼潤的紙甲,又厚又澀,刀槍鉛彈根本就洞穿不得!

  牛三通說幹就幹,在10天之內,造了200副紙甲出來。龜田怕他暗做手腳,便命人穿上紙甲,然後將紙甲淋溼,一邊命人開弓放箭,用火槍射擊,可是不管怎麼折騰,利箭和火槍的鉛彈就是射不穿甲面。

  龜田滿意地呵呵大笑,殺牛宰羊,請牛三通吃了一頓豐盛的慶功宴,然後拉著牛三通的胳膊,說:“你的功勞大大的,現在抓緊時間,你再給我手下的勇士一人造一副紙甲吧!”

  龜田的手下有3000多名倭寇,一人一副紙甲,至少也得半年。

  牛三通手端酒杯,沉吟了一下,說:“想造那麼多紙甲,只能去多多找人了!”

  牛三通還有30多個徒弟都住在洪坑鎮中,如果將這些徒弟全叫來,3000多副紙甲很快就能完成。

  龜田搖了搖腦袋:“不管怎樣,你是不能回去的!”

  牛三通嘿嘿一笑:“我派我的一個徒弟回去找人!”

  牛三通的徒弟回到洪坑鎮後,沒用三天,便找來了30多個師兄師弟。這些人一起忙活,終於在最短的時間內給倭寇們一人造出了一副紙甲。

  七天後,餘大斌頂著大雨率領明軍開始了進攻。因為雨水連綿,倭寇槍膛中的火藥受潮,戰鬥力大受影響。

  明軍也是棄火槍不用,改用弓箭,兩軍對戰,明軍的弓箭如雨點般射來。倭寇們身穿紙甲,那紙甲吸了雨水後,竟比鐵甲還要沉重。

  倭寇們還以為有紙甲護體就可以高枕無憂了,萬萬沒想到,這次明軍射來的利箭如有神助,一支支利箭竟穿透紙甲,射得倭寇們一片鬼哭狼嚎,如秋收的高粱般成片倒下。

  龜田最後被餘大斌一刀刺中小腹,倒在了血泊中,他望著一步步走近的餘大斌和牛三通,不甘心地高喊:“告訴我,為什麼明軍的箭能夠射透紙甲?”

  牛三通嘿嘿一陣冷笑,被俘之日,他抱著必死的決心,可聽到徒弟高喊救命的聲音,又覺得這樣死了可真是有點冤枉。於是,他就假意答應為倭寇造甲,其實他是藉助造甲的機會,在研究如何破這紙甲。

  經過研究發現,紙甲雖然遇水後極其堅韌,但是卻怕一樣東西,那就是旋轉著飛來的利箭——只要將利箭後面的羽毛粘成斜形,箭射出後就會在空中急速旋轉,如此就能洞穿堅韌的紙甲。

  龜田氣得怪叫一聲,倒地斃命。看著敵酋授首,勝利在望,餘大斌和牛三通兩雙手緊緊地握在一起。

  天邊掛著一片耀眼的晚霞,像是平倭勝利的旗幟!

 

補充糾錯
上一篇: 劫來的壓寨主公
下一篇: “換陽壽”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