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有個小男孩叫做小明,他非常喜歡放風箏。每天放學後,他都會拿出他最喜愛的風箏,在陽光明媚的天空中暢快地放飛起來。
有一天,小明決定挑戰自己,放一隻更大更高的風箏。他特意選擇了一個放風箏的好地方,一個寬闊的草原。他找到一個很高的草坡,風吹得正好,對於放風箏來說是個理想的天空。
小明緊緊地握住風箏線,用力向上拉。隨著風箏升高,他感覺到一絲絲的刺痛,但他並沒有在意,因為他迷戀著風箏升上天空的感覺。
風箏越升越高,小明越陷入了沉醉之中,他完全無視了周圍的一切。突然,他感到手臂上一陣劇痛,他一把捂住手臂,發現手臂已經被風箏線割破了。他嚇得手一鬆,風箏斷線了。
小明驚呆了,他看著風箏在空中飄蕩,無力地墜落到地面上。他感到心痛和自責,意識到自己的魯莽冒進導致了這一切。
小明回家後,他的媽媽看到他手臂上的傷口,責備他沒有注意安全。小明黯然地告訴媽媽風箏斷線的事情。媽媽深深地嘆了口氣,告訴小明:“‘風箏斷了線,人也不可能放得正。’這是個成語,意思是人需要有分寸和適度,過度的追求和魯莽的行為可能導致不好的結果。”
小明終於明白了教訓,他發誓以後會更加謹慎。每次放風箏,他都會仔細檢查風力和環境,並確保自己的安全。從那以後,小明變得更加成熟懂事,學會了控制自己的衝動,因此收穫了更多的快樂和安全。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