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載難逢

[ 民間故事 ]

  千載難逢[qiān zǎi nán féng] ,意指一千年也難得遇到這樣的一次機會。形容機遇十分難得與寶貴。

  唐朝時期,憲宗皇帝非常信佛。

  有一次,他準備把一個寺院裡的一塊釋迦牟尼的遺骨弄到宮裡來。

  韓愈當時是刑部侍郎,他覺得唐憲宗這樣做非常不好,於是他上了《諫迎佛骨表》的奏章表示反對。

  唐憲宗看了奏章後惱羞成怒氣得想置韓愈於死地。幸好宰相極力說情最後韓愈被貶到潮州去當刺史。

  後來唐憲宗對前朝的一些不好的政策進行了改革,在國家治理方面取得了積極的成效。

  這時侯韓愈又寫了奏章《潮州刺史謝上表》,恭維憲宗皇帝是個明主,還建議憲宗皇帝到泰山去做封禪大典,以此表明自已認為憲宗皇帝是位傑出帝王的態度。

  韓愈在表中還透露出自已很想參加這樣千載難逢的封禪典禮的心理,失去這樣的機會將會是遺憾終生。

  憲宗皇帝認為韓愈是個敢講敢說的人,後來他又把韓愈調回了京城任吏部侍郎一職。

  故事說完了,後面唐憲宗統治有方,韓愈在這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面前進言建議憲宗皇帝到泰山去做封禪大典,並且表達自己很想參加這次盛會。憲宗皇帝認為韓愈是個敢講敢說的人,便調回韓愈在京城任吏部侍郎一職。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