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 民間故事 ]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重陽節到了,身在異鄉的王維不由得十分想念遠在故鄉的老母親,十分想念遠在故鄉的親人,這種想念是撕心裂肺的,想起來王維的淚水便不由自主地流淌下來。

  無奈,只好來到客店以酒消愁,但是,酒越喝得多,卻越不覺得醉,本來是解愁的,但卻越喝越憂愁。

  淚眼濛濛中,王維彷彿看到以前重陽節到時,老母親準備好大餅和美酒,對王維說:“兒啊!快吃!吃完和你的兄弟一起去登高吧!哎!瞧我這記性,來,拔幾株茱萸插在身上,鬼神都怕,可驅邪哩!”

  現在想起白髮蒼蒼的老母親 ,淚珠便一滴一滴地落下來。

  詩興漸濃,賦詩一首:“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唸完了後,王維的心久久不能平靜,便磨好了墨,提筆將它寫在了紙上,取名為《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其實,王維知道,愛就是思念親人的一顆心。

  詩因重陽節思念家鄉的親人而作。王維家居蒲州,在華山之東,所以題稱“憶山東兄弟”。寫這首詩時他大概正在長安謀取功名。繁華的帝都對當時熱中仕進的年輕士子雖有很大吸引力,但對一個少年遊子來說,畢竟是舉目無親的“異鄉”;而且越是繁華熱鬧,在茫茫人海中的遊子就越顯得孤孑無親。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