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十九年(庚午,1754年),31歲的紀曉嵐考中進士,進入翰林院,開始了他的官宦生涯,有了與乾隆皇帝接觸的機會。但是,紀曉嵐相貌平平,並且是個近視眼和結巴子,而乾隆卻喜歡俊男靚女。
起初,紀曉嵐沒有多少在乾隆皇帝面前充分展示的機會。要想讓皇帝瞭解自己的文才,確實需要一番心機和功夫。
首先引起乾隆注意的,是紀曉嵐進入翰林院次年(1755年)的元宵節出的一副燈謎。
這年春節,乾隆命大小臣工上進燈謎,以供元宵節紫禁城懸掛。紀曉嵐所獻燈謎為一副對聯,透過疏通各種關係,將其懸掛於燈會的入口處,註明上下聯各猜一字作為橫批:
上聯:黑不是,白不是,紅黃更不是;和狐狼貓狗彷彿,既非家畜,又非野獸。
下聯:詩也有,詞也有,論語上也有;對東西南北模糊,雖是短品,也是妙文。
這幅對聯字數相等、斷句一致,形式相通、上下銜接,文字嚴謹、對仗工整,平仄協調、音符和諧,言簡意賅、面底呼應,可謂華夏文化之瑰寶。
燈會那天,其它燈謎一一被人揭底,唯有紀曉嵐出的這副聯謎無人猜到,乾隆皇帝當然也不例外。
當皇帝打聽到這個謎面是紀曉嵐出的題,便召其回覆,結果得知答案,特地大加讚賞。
紀曉嵐的座師劉統勳等人也乘機在乾隆面前誇獎紀曉嵐。此後,紀曉嵐名聲更著,一步步被乾隆皇帝所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