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狐社鼠[chéng hú shè shǔ],狐狸在城牆上打了一個洞便住在裡面,老鼠在土地廟裡打了個洞也住在裡面。比喻依仗別人的勢力胡作非為的壞人,一時難以驅除的小人。
晉朝時候,朝廷上有個左將軍叫王敦,他的長史官是謝輥,他倆常在一塊議論朝廷上的事情。
有一天,王敦對謝輥說:“劉隗這個人,奸邪作惡,危害國家,我想把這個惡人從君王身邊除掉,以此來報效朝廷。你看行嗎?”
謝鯤想了一想,搖著頭說:“使不得呀,劉隗的確是個壞人,但也是城狐社鼠啊!要挖掘狐狸,恐怕把城牆弄壞;要用火燻死老鼠,或用水灌死老鼠,又怕毀壞了神社廟宇。如今這個劉隗就好比那城上的狐狸、社廟裡的老鼠。他是君王左右的近臣,勢力相當大,又有君王作靠山,恐怕不容易除掉他。”
王敦聽了謝輥的話,雖然心裡不高興,也只好罷休。
奸臣之所以能夠隻手遮天,是因為有強大的後臺,並且在為人處事方面也有自己的手段,所以王敦即便有心除掉這個惡人,也還是不能輕舉妄動。有許多重要和棘手的事情,一定要經過層層商議才能做,不能太沖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