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有張李兩個秀才。一天,他倆結伴到郊外春遊,途中登上一座小橋。他們放眼回顧,只見山巒起伏,流水淙淙,油菜青翠,桐花潔白,一片大好春色。
此情此景,李秀才不禁手舞足蹈起來,口中嘖嘖稱好:“風景這般美好,如果沒有好詩相配,豈不辜負了春光?你我何不對吟一下,以試文才?”
張秀才聽後拍手附和:“妙,妙。李兄才華出眾,就請開個頭吧!”
李秀才微微一笑,揹著手踱了幾圈,然後搖頭晃腦地說道:
人在橋上過;
“高,高,果然名不虛傳。”張秀才肉麻地吹捧了一句之後,說,“現在看我的了吧。”
只見他眉頭深鎖,兩眼圓瞪,想了片刻,才從牙縫裡擠出幾個字:
水在橋下流。
“妙,妙,真是絕世佳對啊。”李秀才豎起大拇指,接著又吐出一句:
菜籽出菜油;
這邊張秀才顯出一副文似泉湧的樣子,緊隨其後說:
桐籽出桐油。
“哈哈,聯得好,對得妙!”兩秀才不約而同地叫起來,得意忘形地相互應和,撫掌大笑。
正當他們為各自的“文才”沾沾自喜時,李秀才突然號啕大哭起來。張秀才感到莫名其妙,問道:“李兄你這是在做什麼?”
李秀才拖著哭腔答道:“老弟你有所不知,俗話說的好:‘才盛者命短。’如今你我都能對出如此巧聯,實在是聰明過人了,看來應該不會長壽。”
張秀才聽後也覺得有道理,於是也捶胸頓足地大哭起來。
過了很久,李秀才恍然大悟地說道:“老弟啊,我們在這裡痛哭也不是辦法,還是趁早回去料理後事吧!”
“李兄說的極是,得快點兒去買棺材才好。”張秀才應和道。
棺材店老闆看到兩個秀才一前一後,抽泣著進店,忙迎上去問道:“兩位相公,為何如此傷心呀?”李秀才聲淚俱下地把事情的前前後後說了一遍。
老闆一聽,突然頓足道:“兩位來得不巧,小店只剩下兩副棺材了。”
張秀才聽後迷惑不解地問:“我們正要兩副,老闆為什麼說我們來得不巧?”
老闆說:“聽了你們的對句,連我也會羞死,當然要為自己先留一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