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勤憑燕翼,寄與薄情夫

[ 民間故事 ]

有些事情居然能使看似無知的動物都要被感動,所以,即便是官方正史有時也不得不予記載下來,以資教化之用。

  據《南史》記載,襄陽人衛敬瑜早年去世後,他的妻子姚玉京是霸陵王整的妹妹,當時她還只是16歲。此時,公公婆婆都叫她再去嫁人,免得在家守寡,時間長了,心理和生理都將會感到太痛苦的。

  哪知姚玉京卻並不領情,堅稱決不再嫁,說她這輩子就是要堅貞地守著寡了。同時她還毅然把自己耳朵截斷下來放在了盤子裡,以表決心。當時看到的人都驚呆了,並一再讚歎著她。這樣,大家也就不再強迫著去做違揹她意志的事情了。

  姚玉京家裡有一對燕子經常飛來飛去,後來但見一隻飛來,她便有所感觸地說:“你能知道我的心事嗎?”說完,她遂用一條紅線纏在它的腳上。

  第二年春天,這燕子果然準時飛來了,而且它腳上仍還帶著她原來給繫著的紅繩子。對此,姚禁不住寫詩道:

  昔年無偶去,今春猶獨歸。

  故人恩既重,不忍復雙飛!①

  就這樣,燕子飛來飛去了六七年,他們的關係很是友好。後來,姚因病而死,燕子飛來,卻不見了主人,就在房子四周哀傷地鳴叫不已。有些熱心腸的人便告訴它姚的墳墓位置,這燕子居然飛到姚的墓前哀鳴,然後竟不再吃喝而死。

  人們感到了它的貞烈,就在姚墓旁造了座“燕冢”來紀念它。

  這樣講求義烈的人燕相親相得故事,還出現在唐朝剛建立之際,它也就是本文要著重予以敘述的由於燕子傳書而使夫婦團聚的故事。

  京城長安富豪郭行先,有一個女兒名叫紹蘭,她嫁給了富商任宗。任宗連年都在湖湘一帶做生意,但他不僅一直沒有回家探望妻子,而且居然就連一封信也沒往家裡寄。郭紹蘭當然很是傷心,但生性堅貞的郭紹蘭只得忍受著所謂“活守寡”的苦痛,只把眼淚往肚子裡吞嚥著。

  一天午後,春天明媚的陽光又照到了她家那寬敞的陽臺上,百無聊賴的郭又看完了一章書,便倚靠著欄杆眺望遠方的風景並稍作休息。

  這時候,她自然又想到了丈夫任宗不知怎樣了,一個人在外,也不知道能否照料好他自己。想到這裡,不覺柔腸寸斷的她又開始潸然流淚了。

  正在思緒翩翩之際,她忽然抬眼看到了房子棟樑上有一對燕子正在嬉戲,觸景生情的她便更是長吁短嘆起來:“唉!真是羨慕煞了你們!我聽說燕子每每從海邊飛來,必定都要經過湖南的。而我丈夫如今該在湖湘一帶吧,只是他卻連一點音訊兒都還沒有呢?也不知道他的生死存亡,這怎能不叫人傷心欲絕啊!我想請你們給我捎帶書信,不知你們能否帶到?”那燕子似乎在點了點頭。

  郭就說:“你們如果能答應我這要求的話,請你們飛到我的懷裡來吧。”那燕子果真飛來並停憩在了她的膝蓋上。

  這樣,郭當即吟成了一首詩,然後在細絹上把它寫好並把它系在燕子的腳上。做好這一切,燕子便飛鳴著離開了。

  任宗當時正在荊州一帶做生意,忽然間見到這燕子在他的頭上飛旋了好一會兒,然後就停歇在他的肩膀上;他不由深感奇怪。抬頭一看,原來它的腳上還帶著一封信,他就不覺更是一驚!當任宗把信取讀後,不禁大為慚愧起來。

  原來妻子這詩寫的是:

  我婿去重湖,臨窗泣血書。

  殷勤憑燕翼,寄與薄情夫!②

  這封把任宗罵得恰到好處的詩信,使他頓時就感到了妻子的一片愛意和一腔深情。

  對此,任宗不覺痛哭流涕起來。他當即寫了封信給燕子先行捎帶回去告訴妻子,然後把生意匆匆交割完畢,便急忙回家跟郭紹蘭團聚去了。

  時任宰相的大文人張說還把他們這奇異的事蹟寫進了傳記中,以便讓更多的人瞭解這一奇特事蹟呢。

  按:① 重,輕重之重,去聲。② 重,重疊之重,平聲。憑,可平可仄,此為平聲;燕,去聲。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