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詩人周漁璜,少年家貧。父親做了別人家的幫工,掙幾個錢養家餬口,有點閒錢就為周漁璜買幾本書。
周漁璜也嗜書如命,因為家裡點不起油燈,晚上他就到離家不遠的廟裡,藉著佛像前的長明燈的亮光讀書。日積月累,周漁璜年紀輕輕,便已滿腹經綸。
十九歲那年,周漁璜赴京趕考,得到皇帝的賞識,被封為兵部侍郎。
話說周漁璜在廟中苦讀那會兒,與方丈結為深交,兩人時常在一起吟詩作對。有時高興起來就互相打趣。完全忘了年齡上的懸殊以及賓主身份的宜忌。
在一個嚴冬的深夜,方丈與周漁璜研究詩詞,又到東方發白,二人互視,會心一笑。
抬頭間,方丈望見凜冽寒風中搖晃的梅枝,又來了作對的興致,隨口道:
梅蕊未開,光棍先生白嘴;
周漁璜立即反應過來,這是方丈又在取笑他了。他也不肯罷休,搓了搓凍僵的手,尋思著回擊方丈的對句。
此時又吹來一陣寒風,吹彎了院子裡那株落葉的花椒樹,樹上幾根未落的花椒莢在寒風中咯咯作響,周漁璜靈機一動,便說道:
椒實既熟,夾殼長老黑心。
方丈聽出了周漁璜在句中對自己反諷相譏。儘管如此,方丈仍然高興。
此時,屋外雖寒風凜冽,屋內卻溫暖如春。
後來,周漁璜在朝廷做了大官,他對方丈始終念有舊情,常常對人說:“我的學問、仕途,還有方丈的一半功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