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剛伐桂的傳說由來

[ 民間故事 ]

據說,月亮裡有一棵高達五百丈的桂樹,樹下有個名叫吳剛的男子,每天不停地揮斧砍樹,儘管如此,桂樹依然青翠如常。

  吳剛心裡困惑極了,想道:“為什麼砍了那麼久的樹,還是原封不動呢?”於是再度揮起斧頭“刷刷”地砍起來,但是當砍第二刀時,第一刀的缺口又慢慢復原了。吳剛不由得又羞又愧!

  原來吳剛本住在西河,自幼就喜歡神仙之術,長大後就四處尋仙問道。有一天,他終於遇到了一位道行高深的老者,於是馬上拜師學藝。

  就這樣,吳剛跟隨師父三年,自認為功夫已學得不錯,就漸漸地露出驕傲自滿的態度來。他常常頂撞師父,對於師父的飲食起居,更是不聞不問;在外面惹是生非,仗著一點功夫,揹著師父矇騙善男信女起來。

  師父傷心欲絕,自嘆當初看走了眼,悔恨不已。

  吳剛心裡想:“現在我已小有成就,何必在這跟糟老頭過著單調乏味的日子呢?我要向他求長生不死的仙術,從此,我就可以遠走高飛了!”

  師父心裡也在想:與其讓他危害社會,不如讓他吃點苦頭,好改過自新。於是他就答應了,便向天空一指,那吳剛便風馳電掣(chè)般飛向月亮了。

  從此,吳剛便被深鎖在月宮中做著永遠做不完的工作。

  在皓(hào)月當空的夜晚,我們仰望天上,隱約可以看到月亮裡面有一棵大樹的陰影,旁邊好像有個人在揮動著斧頭呢。

  幸好月宮還有嫦娥,與吳剛做了鄰居,吳剛才不感到寂寞,但他還是要終日不停地做那砍樹工作。這就是吳剛伐桂的由來。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