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衣巷
詩人:劉禹錫 朝代:唐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烏衣巷歷史悠久。據志書記載,其名源於三國時期。赤壁之戰,孫權劉備結盟大破曹軍,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局面。
當時在公元220年,曹丕稱帝,國號“魏”,公元221年,劉備稱帝,國號“漢”,通稱蜀或蜀漢,公元229年,孫權稱帝,國號“吳”,史稱東吳,當年秋七月,孫權將都城由武昌遷南京,取“建功立業”之意,將秣陵改為建業。孫權是史上第一個建軍都南京的皇帝。當時,孫權的兵士們都是穿黑衣,駐軍之地就稱為烏衣營。 烏衣巷 公元280年,晉軍攻佔建業,孫皓投降,吳亡,改建業為建鄴(南京城內有一個區就叫建鄴區)。
烏衣巷風光(2)(13張) 公元290年,晉武帝死,皇宮和諸王爭奪權力,互相殘殺,釀成八王之亂。公元307年,晉懷帝司馬熾任命琅邪王“司馬睿”為安東將軍,管理揚州、江南等地,公元317年,當時的皇帝司馬鄴被俘,西晉滅亡。次年,司馬睿被推戴為皇帝,定都建康,即現在的南京。
司馬睿之所以能立足於建業,順立重組政權,使晉王朝得以再延,系得力於王導的謀劃和周旋,以王導為代表的王氏家族和以謝安為代表的謝氏家庭都居住在孫吳烏衣營舊址,此時的烏衣營已改稱為“烏衣巷”。
劉禹錫的感慨源自這條古巷曾居住的王、謝兩個顯赫的宰相家族:一是王導,輔佐創立了有百年曆史的東晉王朝;另一位是謝安,指揮淝水之戰,以少勝多,打敗符秦百萬大軍.作為一代名相,王、謝足以令後人追懷,更令人驚奇的是:王、謝家族人才輩出,他們居住的這條古巷,還有“王家書法謝家詩”的風采.王羲之與另外兩位大書法家王獻之、王溝,書法成就登峰造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