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皖北一個姓殷的秀才,在赴京趕考途中路過鄭州府。當時正值黃昏,四周暮色蒼茫,殷秀才也已精疲力盡,於是找了一家旅店投宿。
殷秀才一介書生,文弱不堪,經不住風寒,再加上出門在外,水土不服,剛躺下不久就鬧起肚子來了,他連忙去了茅坑,趕回房間推開房門時,發現裡面竟住著一名女子。
那女子“哇”地一聲驚叫,殷秀才這才如夢初醒,原來是自己走錯了房間。
殷秀才走錯門後回到自己房間,心裡久久不能平靜。那女子正值豆蔻年華,美豔動人,如仙女下凡。秀才就那麼看一眼,就已經神魂顛倒,不知西東了。
於是他按耐不住前去老闆那裡打聽,原來這女子是街頭賣藝的女郎朱桂紅。
夜裡,殷秀才翻來覆去睡不著覺,腦海裡那賣藝女郎的花容月貌時時浮現,揮之不去。更鼓聲聲轉眼敲過四更,殷秀才總算熬過了漫長的一夜。他連忙起身,拿起筆來在紙上急急寫了一行字:
寄寓客官,守宿寒窗空寂寞;
殷秀才偷偷把這字條從門縫中塞進女郎房間。此時,那女郎已經醒來在床上坐著,看見門外塞來紙條,撿起來一看,料定是昨晚那個書生所寫。
賣藝女郎也頗有文才,一看這張條,發現字倒寫得不錯,而且十幾個字全部是寶蓋頭,但內容稍顯輕薄,有些許調情之意。女郎一怒之下,在紙條上寫了一行字,摺好後也從門縫塞出。
殷秀才原想馬上走開回房間,見房內塞出紙條,喜出望外,以為賣藝女郎對自己也有意。
他當開啟紙條一看,大所失望,頓時感覺如一盆涼水從頭澆到腳跟一般,透心涼。
原來那女子在紙條上面寫著:
漂游浪漢,流落江湖沒深淺。
殷秀才羞愧萬分,無地自容。便對這賣藝女郎懷恨在心,伺機報復。
清晨,賣藝女郎梳妝完畢,跨上一匹騍馬(母馬)正準備往街頭方向走去。這時殷秀才正在院子裡假裝讀書吟詩,實則伺機報復。
他見機會來了,就大聲嘲笑道:
騍人騎騍馬,騍上騍下;
這賣藝女郎口齒伶俐,毫不示弱,回過頭來大聲罵道:
絕士吟絕聯,絕子絕孫。
殷秀才見自己報復不成,反遭辱罵,氣得一頭鑽進房間,再也不敢對賣藝女郎無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