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蘇小小的的墳墓離西泠的岳墳不遠。蘇小小是誰,恐怕還有很多人不知道,後來香港電影《蘇小小》真實而全面地對這個奇女子作了介紹,她是南朝時的一個歌妓,正像電影裡所描寫的,她很看重才子,有時甚至為他們慷慨解囊;她也鍾於愛情,最後為情而死。
唐代某著名詩人李賀為蘇小小寫過這樣一首詩,很值得一提:
幽蘭露,如啼眼。無物結同心,煙花不堪剪。
草如茵,松如蓋,風為裳,水為佩。油壁車,夕相待。
冷翠燭,勞光彩,西陵下,風吹雨。
全詩意境幽冷悽絕,讀後使人生出一種飄忽、悽惻的情緒,覺得彷彿蘇小小的幽靈就在我們眼前:她依舊坐著油壁車等待著她的意中人。
有人曾為蘇小小墓題對聯:
桃花流水杳然去;
油壁香車不再逢。
蘇小小的墓旁有一座慕才亭,亭中也貼著一副對聯:
湖山此地曾埋玉;
花月其人可鑄金。
明代的著名才子唐伯虎也為世人所熟知。唐伯虎名寅,號六如,是著名的畫家。
他與仇英、沈周、文徵明等被稱為明四家。他這人風流倜儻,不慕功名,又很有才氣,因此,歷史上流傳著不少關於他的逸聞、佳話。他家住蘇州,築有桃花塢,曾寫過一首名叫《桃花塢》的詩,它反映了詩人不慕功名、不求富貴的思想及“花前花後日復日,酒醉酒醒年復年”的生活情趣。俞平伯先生曾指出《紅樓夢》裡林黛玉的《葬花詞》是受了唐伯虎的影響。
唐伯虎死後,人們為他修建了祠堂,也題了一些對聯,如:
才子風流,豈在色字;
名賢忠正,不附權奸。
滄浪亭中,吳郡名賢佔一席;
桃花塢裡,金閶遺蹟足千秋。
對聯從不同角度為我們解說了唐伯虎這一江南大才子。清代宋犖在蘇州任職時,也曾為唐伯虎修墓,墓上題了副對聯:
在昔唐衢常慟哭;
祗今宋玉與招魂。
宋犖也是名重一時的文人,因此,這副對聯含有才子憐才子的惺惺相惜的意味。
再說西楚霸王項羽,他與漢高祖劉邦爭天下,最後兵敗自刎於烏江(今安徽境內)。成敗千古事,留與後人評。兩千年來,項羽仍舊活在大家的記憶裡,不曾磨滅。
安徽和縣有後人修的烏江項王祠,祠中有這樣一副對聯:
司馬遷乃漢臣,本紀一篇,不信史官無曲筆;
杜師雄是豪士,臨祠大哭,至今墓木為餘悲。
司馬遷的《史記》中的《項羽本紀》,是大家熟悉的篇章。杜師雄是宋朝和州的歌者。“霸王別姬”的故事也是家喻戶曉。
安徽的靈壁縣還有一座虞姬墓,碑文是:西楚霸王虞姬之墓。
旁邊還有一副對聯:
司馬遷
虞兮奈何,自古紅顏多薄命;
姬耶安在,獨留青冢向黃昏。
此外,安徽合肥還有著名的包公祠堂,大門兩旁有對聯:
中賢將相;
道德名家。
正面祠堂中有楹聯三副,其中一副是:
照耀千秋,念當時鐵面冰心建讜言,不希後福;
聞風百世,至今日婦人孺子頌清官,只有先生。
對聯流行於國內外華人群中。香港《地平線》載文談到,1871年印尼日裡煙園中有五名華籍工人,因不堪虐待,起來反抗,將荷蘭監工打死,被捕後堅貞不屈,最後慘遭殺害。
後人在棉蘭郊外建了五祖廟,廟內有一副楹聯:
立膽義為昭千古;
存心從忠著萬年。
古往今來,對聯在不同場合發揮了不同的作用,墓聯是其中尤為值得一書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