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末生意卻是頂上功夫

[ 民間故事 ]

當年,年輕的清朝大書畫家董邦達遊學京師,時間一長,盤纏用盡,沒了回鄉的路費。

  遊學期間結識得的幾個學友,有錢時與你稱兄道弟,無錢時就對你白眼相加,縱然有幾個朋友接濟少許,也是杯水車薪,最後竟落得個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的可憐境地。

  眼看將近年底,店家幾日房錢又交不上了。那老闆見討債不成,就做出許多怪樣來,無奈他只得默默忍受。最後,老闆見他實在無處可去只得讓步,對他說:“你就幫我寫幾副春聯,權當這幾日的店錢吧。”

  董邦達一聽,忽然來了主意,便向老闆借了一副桌凳在店門口擺了攤,為人書寫春聯賺點小錢。他寫得一手好字,引來了不少求對的人。

  一天,一個剃頭匠由於店裡生意冷清就前來光顧,請他寫幾句吉利話驅驅晦氣。

  董邦達針對他的職業特點,想了一會兒提筆寫道:

  相逢盡是彈冠客;此去應無搔首人。

  剃頭匠拿回對聯貼上,不過幾天時間,店裡馬上顧客盈門,生意變得十分興旺起來。客人都誇這對聯寫得好,就詢問它的來歷。

  剃頭匠受到實惠心中感念,就竭力為董邦達吹捧。其他的店家得知原委,紛紛出高價競相托付董邦達書寫對聯。

  董邦達從此名聲大振,許多達官貴人也都慕名而來求董邦達寫對聯。之後,董邦達又作了幾幅水墨畫,大得行家讚賞,作品立馬被搶購一空。前來求書畫的大官大戶絡繹不絕,他的一幅字畫竟賣到了數百兩紋銀。自此,董邦達享譽京師,成了名動一時的大書畫家,他的名聲甚至傳到了雍正皇帝的耳朵裡。

  董邦達成名之後,繼續求學,以前那些冷落他的學友又都來巴結他了。董邦達看透世情,不去計較,只是專心求學。再後來,他一舉及第,中了進士。那時,他身價大漲,普通人已很難得到他的字畫了。

  但他沒有忘本,又為另一個剃頭匠寫下一副對聯:

  雖然毫末生意;卻是頂上功夫。

補充糾錯
上一篇: 紅葉題詩的故事
下一篇: 沉魚落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