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安徽肥東縣城裡,有兄弟二人合開了一爿店。這爿店與眾不同,經營兩種業務,一邊修鞋,一邊賣油漆。
其中,老大是個修鞋匠,專門修補鞋子,整天補補釘釘,到處奔忙。老二是個漆匠,不但賣油漆,還幫人家漆傢俱,雙重經營。他們兩人起早貪黑,忙忙碌碌,店裡生意十分興隆。
一年年關將近的時候,這對兄弟商量著要寫副對聯貼在店門上。可是,商量了半天都沒個結果。
老大是修鞋匠,他希望寫修鞋方面的內容;老二是漆匠,就堅持寫漆工方面的內容。兩人各執己見,互不相讓。最後,沒有辦法,就決定各寫一聯,內容由自己來定。
上聯寫什麼呢?老大一邊修鞋,一邊思考。想了好久都沒想出來。這時,門外走進一位來修釘鞋的顧客,老大忙著修了起來。他一面修,一面與顧客攀談起店門對聯的事。
顧客大概瞭解了一下,便開口說:“師傅,這修釘鞋不就是個好題材嗎?”老大聽後有了靈感,他稍加思索,上聯就出來了:
鐵釘釘釘鞋,釘釘停停,停停釘釘,牢;
顧客聽了老大的上聯,連聲讚揚說:“這上聯再好不過了!”
再說老二,他是漆匠,讀過幾年書。在社會上也混過幾年,好歹也算見過世面。他漆著木盤,聽到了老大的上聯,禁不住一笑,心想:我就來他個以俗對俗吧,下聯脫口而出:
樹漆漆漆盤,漆漆息息,息息漆漆,亮。
老大出上聯,老二對下聯,一副店門聯就這樣誕生了,創作的過程和對聯本身一樣,妙趣無窮,令人玩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