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謙(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號節庵,漢族,明朝名臣、民族英雄,祖籍考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權縣),浙江杭州府錢塘縣(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區)人。永樂十九年(1421年),于謙考取辛丑科進士。
于謙祖籍考城(今河南省民權縣),故里在今民權縣程莊鎮於莊村。于謙的曾祖於九思在元朝時離家到杭州做官,遂把家遷至錢塘太平裡,故史載於謙為浙江錢塘人。于謙少年時即敬佩仰慕文天祥的氣節,懸文天祥像於座位之側,幾十年如一日。
于謙七歲時,有個和尚驚奇於他的相貌,說:“這是將來拯救時局的宰相。”八歲時,他穿著紅色衣服,騎馬玩耍。鄰家老者覺得很有趣,戲弄他說:“紅孩兒,騎黑馬遊街。”于謙應聲而答:“赤帝子,斬白蛇當道。”下聯不僅工整,而且還顯露出他非同尋常的氣勢。
一年清明節,于謙隨家中大人去祖墳掃墓,路過鳳凰臺時,他的叔父出了個上聯讓他對,聯文是:
今朝同上鳳凰臺;
于謙馬上應對:
他年獨佔麒麟閣。
大人們聽了,對這一抱負甚大的對句驚喜不已,他的叔父說:“此小兒,乃是我們家的千里駒啊!”
掃墓返回的路上,經過一座牌坊,上面寫著三個字:癸辛街。
于謙的叔父說,這三個字的地名,前面兩個字屬天干,要對個地名對,恐怕不容易。
不料,小於謙用三國演義中所寫到的陝西地名對道:
子午臺。
他的叔父和族人們聽了更加驚訝欣喜,因為這一地名,前兩字正好是地支中的兩個字,與癸辛街恰成一佳對。
過了兩年,于謙成了縣學生員。當時,有一巡按到他家鄉的一座寺院遊玩。
隨從官員中,有一人指著殿中佛像道:
三尊大佛,坐獅、坐象、坐蓮花;一時無人對出。
于謙剛好也在場,他隨口應道:
一介書生,攀鳳、攀龍、攀桂子。
眾人無不拍手稱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