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先生三個牛頭

[ 民間故事 ]

  祝枝山(一四六一--一五六七年)名允明,因生枝指,故自號枝山,長州(今江蘇蘇州)人。明代文學家、書畫家。他與唐伯虎、徐真卿、文徵明,並稱“吳中四才子”。

  有一次,祝枝山到杭州遊玩。

  當地文人爭相請他赴宴、題詩、作畫。在這些文人中,有三個秀才,由於“文人相輕”,對祝枝山的才學不服氣,趁此機會,要和他一較高低。三秀才言明,要和他對對,祝枝山欣然同意。

  秀才甲,出了個同韻對:

  屋北鹿獨宿;

  這上聯五個字皆同韻,以為這一招,可以難倒祝枝山了,誰知祝枝山連眉頭都沒有皺一下!便對出了巧妙的下聯:

  溪西雞齊啼。

  秀才乙,見勢不好,立即吟出,早已準備好的第二上聯:

  童子打桐子,桐子不落,童子不樂;

  上聯既用了“童子”、“桐子”、“不落”、“不樂”的諧音,又用了頂真格,祝枝山思索片刻,便答出了符合要求的下聯:

  麻姑吃蘑菇,蘑菇真鮮,麻姑真仙。

  秀才丙,見兩聯都難不倒祝枝山,便走上前去,念出了自認為看家的第三個上聯:

  大丈夫半截人身;

  這個上聯,頗費心思,利用“大丈夫”,三個字形的下一半,均是“人”的特點撰成,有一定的難度。祝枝山果然一時對不出來。

  三個秀才,以為這下子,難倒祝枝山了,勝券在握,準備揚長而去。

  祝枝山忽然想起對對開始,互通姓名時,有一個秀才,自稱姓“朱”,他靈機一動,當即對出了下聯:

  朱先生三個牛頭。

  下聯“朱先生”,三個字的字形的上一半,均是“牛”字頭,不僅符合上聯的要求,同時,還挖苦三個秀才,不過是“牛頭”,蠢得可以。

  從此,祝枝山名聲,在蘇杭一帶,更加響亮了。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