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法特遺孀:這個女人不簡單

[ 民間故事 ]

8年前,當丈夫在異國的病榻上與世長辭時,蘇哈·阿拉法特拒絕對遺體進行屍檢,並從此避開公眾視野遠走他鄉。

  在阿翁去世後的8年間,她獲得了幾位昔日中東強人的庇護,但關係顯得錯綜複雜;即便過著低調的“半隱居”生活,蘇哈的經歷亦毫不缺少戲劇化的波折起伏。

  但8年後,她再度高調出現,一改以往態度,要求“開棺驗屍”徹查丈夫死因,前後的反差不免令外界疑惑。

  本·阿里和卡扎菲的“座上賓”

  目送載著丈夫遺體的飛機從開羅飛往巴勒斯坦之後,擁有法國國籍的蘇哈並未回到巴黎,也沒有重返巴勒斯坦,而是帶著女兒扎赫瓦搬到了突尼西亞。

  阿拉法特生前好友、時任突尼西亞總統本·阿里對母女倆盛情款待,贈送了一套豪華別墅供她們安居。兩年後,蘇哈和女兒獲得批准加入突尼西亞國籍。

  2007年年初,蘇哈還與本·阿里的妻子萊拉·特拉布勒西聯合創立了一所“迦太基國際學校”(迦太基是突尼西亞的古稱)。似乎她和突尼西亞總統一家人的關係正愈走愈近。甚至有傳言稱蘇哈在2006年8月與本·阿里的小舅子,也就是萊拉的弟弟秘密結婚。不過這個訊息從未得到證實,後來被蘇哈斥為“無稽之談”。

  但2007年8月7日,蘇哈在突尼西亞一帆風順的生活被突然打斷。這一天,本·阿里簽署總統令,取消蘇哈的突尼西亞國籍。並凍結她在突尼西亞的財產,但未解釋其中的原因。本·阿里的突然翻臉讓外界感到困惑。

  另一種說法是,蘇哈訪問利比亞時,曾向同為阿拉法特好友的利比亞領導人卡扎菲尋求金錢資助。卡扎菲當然立刻慷慨解囊,不過隨後他在和好友本·阿里通電話時,言語間忍不住責備對方為何沒有照顧好阿拉法特的遺孀。這令本·阿里十分尷尬,轉而變成憤怒。不久以後,蘇哈的突尼西亞國籍就被剝奪。

  巴第一夫人,還是法國貴夫人?

  《紐約時報》記者曾這樣形容蘇哈——“一位非常與眾不同的自由鬥士”。事實上,早在阿拉法特在世時,蘇哈的特立獨行就和其他國家第一夫人的謹言慎行反差鮮明。

  她從不避諱直接表達政治觀點,曾表示東耶路撒冷將是巴勒斯坦“永久的首都”,並反對和以色列實現關係正常化。但當蘇哈開著藍色寶馬轎車,身著新潮時裝出現在加沙難民營時,也同樣在巴人中引發不小爭議。前往加沙城時,蘇哈拒戴阿拉伯頭巾,她一頭染成金色的長髮在滿城長袍裹身、頭巾遮面的婦女中顯得異常打眼。

  和阿拉法特一生經歷的動盪坎坷相比,蘇哈的成長几乎一路平坦無憂。1963年她出生於耶路撒冷一個富裕家庭,父母均為巴勒斯坦人,信仰希臘東正教。父親畢業於牛津大學,是一位成功的銀行家;母親是享有聲譽的新聞記者。蘇哈的童年在中東度過,高中畢業後她前往巴黎大學文理學院深造,獲得政治學碩士學位後涉足新聞行業。

  1988年,63歲的阿拉法特與27歲的蘇哈在突尼西亞的巴解總部相識並互生好感,三年後,兩人在突尼西亞阿拉法特的別墅秘密舉行婚禮,蘇哈也為了丈夫改信伊斯蘭教。當阿拉法特秘密結婚的訊息不脛而走,這段“忘年戀”令外界大跌眼鏡。一生致力於巴勒斯坦解放事業的阿拉法特曾發誓終身不娶,已過花甲之年卻娶了小自己36歲,生活方式西化的女子。在許多巴勒斯坦人看來,蘇哈像個“入侵者”,因為他們眼中的阿拉法特是個神話般的人物,是屬於大家的。

  2000年後,蘇哈帶著她和阿拉法特的女兒常住巴黎,常亮相社交場合,也成為巴黎時裝表演上的常客。這和阿拉法特在拉姆安拉近似廢墟的“官邸”中的艱苦生活形成鮮明對比。談及蘇哈在巴黎的生活,一位巴方官員曾如此嘲諷:“她是巴勒斯坦的第一夫人?不,她只能演算法國的貴夫人。”

  重尋丈夫身亡真相

  蘇哈和巴勒斯坦官員關係緊張一直眾所周知,她常在公開場合指責巴高官腐敗無能。雙方的矛盾在阿拉法特病危時一度白熱化。

  2004年年末阿拉法特重病昏迷,蘇哈突然返回拉姆安拉,這是這對夫妻三年來頭一回見面。但也令一些巴勒斯坦人感到不滿,有人甚至稱蘇哈是“淘金者”。當年11月阿拉法特住進了法國巴黎貝爾西醫院,蘇哈控制著阿拉法特病情簡報的釋出,決定其他人是否能前來探視丈夫。

  阿拉法特病危關頭,蘇哈甚至還打電話到半島電視臺,憤怒地指責準備前往巴黎探望的巴自治政府總理庫賴等人想“活埋”她丈夫。此言一出,各界譁然。庫賴等為此推遲了行程,他們來到巴黎後,蘇哈又將巴高官擋在了病房外。

  阿翁去世後,外界估算他留下了至少60億美元的遺產,分散在瑞士、馬來西亞等地的銀行秘密賬戶裡。蘇哈隨即以妻子的身份要求繼承部分遺產,並拒絕對丈夫遺體進行屍檢。但巴解組織的談判代表明確告訴她:“阿拉法特的生命和財產都只屬於巴解組織。”

  有媒體報道稱,最終雙方談判達成的結果是,巴解組織向蘇哈和孩子一次性提供2000萬美元;此外每月給母女倆3.5萬歐元的生活費;作為交換條件,蘇哈必須不再參與政治事務,不得公開發表政治言論。但2007年在接受英國媒體採訪時,蘇哈無奈地表示,她和女兒靠每月1萬美元的撫卹金生活,這是她在阿拉法特去世後得到的唯一經濟支援。

  2012年,蘇哈再度亮相半島電視臺,這一次,她要尋找亡夫死因的真相,也要給失去父親的女兒一個說法。被問到為何在阿拉法特去世後拒絕進行屍檢,蘇哈的解釋是:“當時沒有人想到要做屍檢,因為我們都完全相信法國醫生盡了一切努力拯救他的生命。”而法國媒體稱,當年阿拉法特剛去世後,和他私交不淺的法國前總統希拉剋就曾“提醒”蘇哈,她丈夫的死有些蹊蹺。

  當得知巴勒斯坦官方同意對開棺驗屍進行調查後,蘇哈說,這令她感到“寬慰”。只是阿翁死亡的秘密被帶入墳墓8年後,歷史的迷霧還能重新撥開嗎?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