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子攜手行騙
“媽,出事了,建築公司把我們告上了法庭,討要工程保證金。”2007年12月,徐倩接到兒子周明從江蘇打來的電話後,大吃一驚,手機差點因失神摔到地上。
時年52歲的徐倩生性要強,精明能幹,她原是上海一家國有企業的普通工人,因與丈夫感情不合,多年前與丈夫離婚,兒子周明和她生活在一起。這些年來,徐倩對兒子呵護備至,自己千方百計地省吃儉用,也要想方設法讓兒子吃好穿暖。
周明中專畢業後,找了幾份工作都沒能幹長久,而徐倩也早已下崗在家。周明有好幾個朋友開著豪車,出手闊綽,令周明羨慕不已,他常在徐倩面前抱怨生活的清貧。
徐倩心裡很不是滋味,她對兒子說:“你還年輕,發財的門路多得是。”
“說得輕巧,怎麼找門路啊?”周明洩氣地說,“我現在都佩服騙子了,不管採用什麼樣的手段,只要能把錢搞到手就是本事。”聽了周明的話,徐倩沉默不語。
為了讓兒子在朋友面前有面子,徐倩用幫人賣衣服積攢下來的錢,給兒子買了一輛代步汽車。可是,周明對這輛車並不領情,他總感覺車子不夠檔次。同時,多年被母親嬌慣,周明養成了大手大腳花錢的習慣。
徐倩曾勸兒子花錢省著點,豈料兒子卻不以為然地回道:“錢是掙來的,不是省來的。”
2007年5月,一心想發大財的周明經過一個朋友的點撥,要在江蘇省某市投資創辦一個高檔酒店。
徐倩為難地說:“我們沒什麼積蓄,哪有錢投資啊?再說,我們現在有房有車,日子還算過得去,就別去折騰了。”
然而,徐倩的勸說,周明充耳不聞,他得意地告訴了徐倩自己設想好的計劃:找人代為出資註冊公司,再與當地政府簽訂土地出讓合同,取得土地後,再向建築公司收取工程保證金,然後用工程保證金支付土地出讓金,建築工程由建築公司帶資建設。如此一來,不用出一分錢,就可以完成整個投資計劃,等酒店一開業,財源自然滾滾而來。
“那不就是行騙嗎?”徐倩起先反對兒子的建議。
可週明卻反駁道:“俗話說,馬無夜草不肥,人無橫財不富。機遇險中求,不這樣,我們一輩子都不能圓上發財夢。”徐倩覺得兒子的話有道理,也就不再反對。
但是周明的如意算盤打錯了!最初,他收取了一家建築公司的100萬元工程保證金。可是,這筆保證金不足以支付土地出讓金,土地手續辦不下來。那家建築公司得知後,為避免損失,時不時地向周明討要保證金。
得知兒子“創業艱難”,徐倩只得出手相助。她找到了經人介紹認識的美籍華人吳軍,懇請吳軍幫忙找一個外資來與兒子進行合作。
吳軍盛情難卻,說動了美國固耐英投資有限公司來中國考察,但在考察中,考察人員發現周明並未獲得土地使用權,導致合作不成。
債權人將周明告上了法庭,最終,他們的房、車均被法院進行了財產保全。
首次“投資”失敗,周明悶悶不樂,每日長吁短嘆。
徐倩看在眼中,急在心上。一天,她下定決心對周明說:“一次失敗算不了什麼,媽跟你一起幹,咱們母子攜手,終會東山再起的。”
至親莫名被“移民”
“老吳,我在江蘇投資了一個太陽能晶片專案,想請你擔任獨立股東。”2008年2月,上海一家豪華酒店的包間內,特意精心打扮了一番的徐倩不斷遊說美籍華人吳軍,請其擔任公司的股東。
對於徐倩的遊說,吳軍面露難色:“我目前還沒有投資計劃,再說我對這個專案一點也不瞭解,你還是找別人吧。”
然而,徐倩的豪氣卻讓吳軍無法推辭,她豪爽地說:“專案的事你不用操心,我也不要你出一分錢,專案肯定能賺大錢,你就等著股金分紅吧。”
不需投資就能分紅,這等好事讓吳軍有些心動,但他哪裡知道,他將自己的身份證明與護照交給徐倩辦理股東證明後,卻開啟了徐倩母子齊上陣的行騙之旅。
此前,徐倩看到新聞,獲知江蘇某經濟開發區外資企業可獲得低價的工業土地出讓。徐倩靈機一動,想到此前雖與美國固耐英公司合作不成,但該公司的檔案影印件還在周明手裡,有了這份檔案影印件,再加上美籍華人吳軍出任股東,就可以順利地註冊外資公司了。
徐倩與周明密謀後,隨即持著這些資料來到經濟開發區,宣稱要在開發區投資創辦一箇中美合資公司,公司的投資方系美國固耐英投資有限公司,並且向工作人員出示了證實該公司真實性的檔案影印件。
開發區的工作人員見他們來頭不小,連忙熱情接待,安排專人進行專案跟進服務。
2008年3月14日,固耐特電子元件(中國)有限公司經工商局批准註冊成立,徐倩擔任董事長,周明則擔任了法人代表兼總經理。公司認繳註冊資本1000萬美元。
根據規定,徐倩母子需迅速將認繳的註冊資金繳齊,而此時的他們已經負債累累。為了繳齊工商註冊資金,他們找到了代墊工商註冊資金從中收取手續費的中間人。
起初,中間人猶豫不定,周明對他們說:“我岳父就在美國固耐英投資公司工作,我幾個舅舅都在美國工作,現在是美國公民,等手續辦齊了,資金打過來,這點小錢算啥?”
周明的話,徐倩也聽在耳裡,她立即幫腔:“我幾個哥哥都在美國,我們有大財團支援,你們可以放心。”
事實上,徐倩的幾個哥哥沒有一個在美國,他們全是上海的退休工人;周明所稱的在美國工作的岳父也純屬子虛烏有。然而徐倩母子的說法,竟讓接觸他們的人信以為真,真的把他們當作了有美國財團支援的大投資商,中間人分三次為徐倩母子代繳了近350萬美元工商註冊資金。
公司註冊成立後,徐倩拿著營業執照回到上海,從一位朋友處藉資150萬元,然後拉來一家公司投入300餘萬元,而這些,都是靠著徐倩母子顯赫的“外商投資代理人”身份獲得的。
同時,他們利用開發區希望專案早投產、早達效的訴求,向開發區藉資370萬元。有了這些錢,徐倩母子成立的公司順利地從開發區低價獲取了工業土地出讓權三萬餘平方米。
2008年10月,由周明出面,徐倩幕後指導,與江蘇一家建築公司簽訂了固耐特公司廠房施工協議,騙取該公司交納保證金100萬元。收到保證金後,這些錢迅速被周明用作還債。2010年3月、2011 年1月,他們繼續採取廠房建設招標收取保證金的辦法,又騙取了海南某建築公司60萬元。
母子設套反自縛
徐倩、周明廣泛接觸各建築公司,抓住建築公司急於承攬工程的心理,大量騙取對方的保證金。
有了錢後,周明花80餘萬元購置了一輛豪車,在上海請朋友吃飯,動輒數千。到哪兒,他都標榜自己的“海外關係”和“富二代身份”。那段時間,周明坦然地接受著眾人投來的羨慕眼神,心裡十分得意。
讓人啼笑皆非的是,作為公司總經理的周明,直接衝在行騙第一線,面對詐騙的質疑聲,為了先發制人,他還請了上海的律師分別將被其詐騙的五家建築公司告上法庭,反告建築公司未按約進場施工,請求法庭判定保證金不予退還。
但這五場官司卻遭到了五連敗,每一場官司,法庭都裁定周明的公司要退還保證金。官司輸了,周明還不上錢,與母親徐倩商量後,被逼得焦頭爛額的他只得代表公司與建築公司簽訂了還款協議。還了一部分錢後,他們便耍起了無賴,因為此時,他們的賬上早就空無一文了。
2012年1月,經舉報,鹽城市公安局偵破了這起經濟詐騙大案。1月5日,周明被刑事拘留,同年2月15日被逮捕。周明落網後,徐倩如坐針氈,於2月4日主動到公安機關投案自首。
經審訊,他們對所犯罪行供認不諱。徐倩悔恨交加:“我只想幫兒子圓上發財夢,在兒子走上歧途時,我沒有及時糾正,反而幫著行騙,我這樣做非但害了自己,更害了兒子!”
2013年6月18日,鹽城市某區人民法院委託拍賣公司,對徐倩、周明母子採用非法手段獲取的工業用地進行拍賣,拍賣所得用於清償相關債務。至此,這對母子苦心設定的行騙帝國轟然坍塌。
經調查取證後,法院於2013年9月23日對該案進行了判決。周明因犯合同詐騙罪、虛報註冊資本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3年,並處罰金76萬元;徐倩同樣因上述兩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2年零9個月,並處罰金76萬元。
在周明鋃鐺入獄前,其個人網頁上寫下了弗洛伊德的這樣一段話:“人生就像弈棋,一步失誤,滿盤皆輸;而人生還不如弈棋,不可能重來一局,也不能悔棋!”這段話,頗為耐人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