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開始理財以來,初期開始只知道攢錢,一改往日的生活習慣,工資到賬後不動,直接透過網上銀行零存整取、定投基金,自己預算後留下本月的各項開支費用,包括人情往來費用等。如此一來,我的生活就變得簡單而枯燥了。
比如我節省了買水果的錢,壓縮了買衣服的錢,不再購買任何書而是看電子書,天氣好時我步行或者坐公交上班。因為水果可以不吃,衣服可以幾年不買也夠穿,坐公交等車時間長可以早出門一會兒。
剛開始時,看著我的錢在生錢感覺很快樂,我每天都非常關注這些數字在變化,後來,我突然感覺自己變了,變得對自己苛刻了,變得不知道疼惜自己了。這是理財初期時的生活狀態。
後來我想,我理財的目的是什麼呢?難道就是省吃儉用的節省,過著不溫不飽幸福指數低的日子嗎?我的答案是否定的,真的不是。
我認為理財的宗旨是,有規劃的打理生活,在不影響生活質量的前提下,讓自己的資金運作起來,達到資產的快速增長。
認識到這一點後,我及時的調整了生活狀態。
水果及零售方面
都說女人是水做的,水做的女人當然離不開水果了,我從小到大媽媽從未讓家裡少過水果,即使在家裡經濟緊張的時候,媽媽就不買貴的水果而是買一些既好吃又便宜的水果。
所以,吃水果我已經形成了習慣,一天不吃都感覺自己渾身不舒服。那麼現在,我依然買一些喜歡吃的水果來慰勞自己,老公知道我喜歡吃水果,每當我風塵僕僕的回家後,他馬上就把水果遞上來。所以,我不僅有水果的滋養,也有愛情的滋潤,人顯得比較水靈。一年此項支出3000元。
在著裝方面
我採取折中的辦法。比如我很喜歡某季節某款型的衣服,回家後就去櫃子裡找找此型別的衣服到底有沒有,如果有,還能不能穿得出手,如果因其質量或者過時了,那麼我就會捨得錢買一款這類的衣服。而且在質地和做工及款式上要達到我的標準,即使這件衣服較貴,我也會果斷拿下的。
這也是聽了老媽的嘮叨:買一件是一件,別整天的亂花錢,買一些花哨的時裝,穿幾天不喜歡就扔了。
我的衣著可以說是很得體的,既沒有過分時髦,也不會顯得老氣,而鞋子,我在夏季有三個顏色不同款的鞋子,春秋及冬季幾乎都是黑色的皮鞋及高靴短靴,因為搭配衣服容易。
羊絨大衣有以前買的格子及紅色的,今年來自己買了件黑色長款及羽絨服,適合裡面穿裙子時的外搭,還有幾種顏色的圍巾和包包,為了搭配不同風格的著裝。
人就怕配套,一配套就會花去很多錢,所以我從來不從零開始的配套,而是研究我現在有什麼,缺什麼,補什麼來進行配套。這樣一來既節省也能舊物利用。衣著方面總計花費:20800元。
美容、化妝品及日用品
美容花去2000元,化妝品700元,日用品500元。共計:3200元。
購買書籍方面
去年我做了一項統計,花在買書上的錢是1325元,這其中包括我的專業書。今年此項支出減少了許多,能下載的電子書我都在網上下載,無論走到哪裡都用手機看書,很方便也很省錢。今年買書花了546元。
廚房裡的吃飯成本
其實我家用在吃飯的錢不多,因為我們一天只在家吃一頓早飯。早飯是煎蛋、稀飯、饅頭或者包子,一點小菜,自己動手兩個人的吃飯成本大約在4至5元,週末自己動手,每週成本在150元,一個月600元,一年7200元。
行車成本
我的車非常省油,上班也不太遠,長途時很少,平均每月燃油300元,一年3600元,保險4100元,共計7700元。
住房公積金還貸
每月1300元,一年共計15600元。
人情往來及孝敬父母
我和老公的親戚都比較多,每家有事多少都得意思一下,一年花去很多,2015年到目前為止,花去9000元。孝敬父母包括:雙方父母生日、母親節、父親節、春節,共花去5000元。兩項一共14000元。
旅遊方面
今年遊玩花去5000元。
物業、取暖、水電、電話費及其他費用
物業費2312元,取暖費3200元,電話費1800元,積分贈送300元,全年電話費支出1500元,其他花費1000元。共計:9012元。
把支出統統羅列出來後,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我怎麼如此敗家呀,一共花了83058元,支出最大的是衣著方面,竟然花了20800元,真應該徹底剁手了。
立刻清醒的認識到自己太喜歡打扮了,此項開支應該再緊縮一點。我同學常說我喜歡臭美,她說誰看你呀?我說我自己看,自己照鏡子看心情好,充滿自信。
透過整理自己的支出,我知道了自己哪塊的消費比例是最大的,該如何來安排減少支出,你呢?你知道你最大的花銷在哪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