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的雷內·馬格利特博物館發生了一起極為轟動的盜竊案:超現實主義大師雷內·馬格利特的裸女油畫《奧林匹亞》被兩個竊賊在光天化日之下搶走。隨後比利時警方想盡一切辦法查詢,都因線索太少,一直未能破案。可誰也想不到,時隔兩年多後,這幅被盜的名畫竟然自己回來了。2012年1月8日,雷內·馬格利特博物館宣佈,《奧林匹亞》已“完璧歸趙”。原來,由於該畫知名度過高,竊賊想盡一切辦法,依然無法脫手,最後索性無條件奉還。人們不禁好奇,這中間究竟發生了什麼讓竊賊良心發現將畫歸還呢?有趣的是,盜畫的竊賊頗有幽默感,且心中諸多經歷不吐不快,前不久竟化名德沃爾給《布魯塞爾報》發來電郵,講述了那段攜畫逃亡的黑色瘋狂之旅。
因情盜畫,亡命天涯
德沃爾出生在比利時的布魯塞爾,唸完藝術學院後他沒找到合意的工作,便在街邊給人畫素描維持生計。雖然這營生勉強餬口,但自由自在,還挺愜意。不過,自從德沃爾迷上一個名叫艾爾絲的姑娘後,他有了成家的念頭。但有哪個女孩願意嫁給這麼一個窮困潦倒的街頭畫家?
這天,德沃爾像往常一樣支起他的小畫攤,又在為成家費用犯愁時,有個人突然出現在了他的面前。這個人高馬大的男人名叫費萊尼,他不是來畫畫的,而是想請德沃爾同他一起去鑑定一些油畫,並願意支付500歐元作為報酬。正急得四處尋找掙錢門路的德沃爾一口答應了。
其實費萊尼是個靠小偷小摸過活,剛從監獄中釋放出來的盜竊犯。他在監獄裡聽說,油畫這幾年價錢飆升。出獄後,他便動起了這方面的歪腦筋。
他在大街上看到德沃爾時,就想到了讓這個男人幫忙。於是,兩個人來到了費萊尼之前踩過點的布魯塞爾的雷內·馬格利特博物館。
雷內·馬格利特博物館是一個小型博物館,其前身是畫家馬格利特的住宅,遊客必須經過預約才可入內參觀。顯然,費萊尼已做好了前期工作,他和德沃爾十分順利地進入了博物館。
一看到那些畫作,德沃爾便興奮起來。他對費萊尼侃侃而談:馬格利特是比利時近代美術的三大畫家之一,超現實主義畫家。而這個博物館中的鎮館之寶,是一幅名為《奧林匹亞》的裸女油畫。這幅作品創作於1948年,寬60cm,長80cm,是畫在帆布上的油畫。
畫中是馬格利特妻子喬吉特的裸體,她的腹部上方還有一枚巨大的海螺。當費萊尼聽說這幅作品的市場價值大約為300萬歐元(約合人民幣3000萬)時,兩眼放光。
過了兩天,費萊尼再次找到德沃爾,直言不諱地說,他要弄走這幅名畫,一定得找個幫手才行!德沃爾驚呆了,隨後便義正辭嚴地拒絕了,他可不想為了錢當竊賊!費萊尼詭異地笑了起來,“你難道不想娶那個漂亮女孩嗎?聽說一個有錢的男人正對她窮追猛打。”德沃爾終於向現實妥協了。
經過周密策劃,2009年9月24日這天上午,德沃爾和費萊尼用帽子和假髮進行偽裝,然後來到了雷內·馬格利特博物館附近。等到10點多鐘,博物館一開門,費萊尼就先假扮參觀者進入館內,然後用槍抵住一名女性工作人員的頭部,強行讓德沃爾進入博物館。接著,費萊尼用這支仿造的假槍將三名工作人員和兩個日本遊客趕到了後面的庭院。
德沃爾則趁機翻越用來保護畫作的玻璃板,將《奧林匹亞》摘走。然後,兩人乘坐著事先僱好的一輛汽車逃之夭夭。由於博物館太小了,入口處未設定金屬探測儀或其他監控裝置,而德沃爾和費萊尼又喬裝打扮,警察根本無從查起。
由於費萊尼有前科,為不引起警方的注意和懷疑,畫被藏在德沃爾租住的小屋。第二天,德沃爾就在當地的報紙上看到這起搶劫案的新聞。畢竟這幅畫價值不菲,警方十分重視,頭幾天他過得膽戰心驚,幾乎每天都關注著警察的動向。很快他們發現一個問題,由於畫作是在布魯塞爾失竊的,想在這裡出手實在很困難。等風頭過了之後,兩個人商量將畫運到比利時的第二大城市安特衛普市去。
離開布魯塞爾就等於要離開艾爾絲,德沃爾本不想這樣幹。但他又擔心費萊尼會帶著畫潛逃,於是2009年12月,為避開警察的火眼金睛,德沃爾和費萊尼將《奧林匹亞》偽裝在一幅裝飾品的山水畫後面,坐火車前往安特衛普。
隱形炸彈,苦不堪言
來到安特衛普之後,為儘快把畫出手,德沃爾和費萊尼馬上透過一些所謂的“藝術收藏家”,尋找合適的買家。因為這畫是偷來的,他們不能光明正大地說出來路,還不敢要太高的價錢,只定在了150萬歐元。但是看這兩個人穿得寒酸,竟然沒人相信這幅畫是真跡。
幾次碰壁之後,德沃爾和費萊尼很苦惱。為結交一些有錢的主兒,他們花大筆錢置辦了兩套行頭,化身為兩個商人進入到一個上流社會的聚會。經人介紹,他們結識了珠寶商維爾頓。維爾頓是個精明的生意人,當他聽說德沃爾和費萊尼手中有一幅馬格利特的名畫急待出手時,頓時來了興趣。
為讓維爾頓相信這幅作品貨真價實,德沃爾和費萊尼在安特衛普最高檔的酒店開了一間房。他們給這幅畫找到的說法是,一個破產的房產商因欠他們的錢,用油畫抵了債。維爾頓不僅是個珠寶商,還是個名畫鑑定專家,更是馬格利特的粉絲。當他看到《奧林匹亞》時,瞬間驚大了雙眼,他可以確定這幅作品八成是真品,但他對德沃爾和費萊尼兩個人的身份又心生懷疑。為保險起見,維爾頓讓德沃爾和費萊尼給他點時間考慮,畢竟這是一大筆買賣,要300萬歐元呢。
他們在滿心期待中等了三天,不僅沒等到維爾頓的到來,反是招來了警察。原來維爾頓回去後就對德沃爾和費萊尼進行了調查,當他發現兩個人自擬的身份都是子虛烏有,這一查就查到了三個月之前發生在布魯塞爾的雷內·馬格利特博物館的搶劫案,然後他馬上報了警。遺憾的是,警察並沒有在那家酒店中找到德沃爾和費萊尼,因為他們根本住不起那麼貴的酒店,只是為裝門臉開了鐘點房,於是躲過大劫。
2010年3月,德沃爾和費萊尼不得不坐船輾轉前往布魯日。因為已被識破,他們再離開時已不敢像上次那麼掉以輕心。德沃爾男扮女裝與費萊尼裝成一對情侶,才算矇混過關。現在,原本就窮得叮噹響的德沃爾和費萊尼連基本的生計都維持不住。費萊尼不得不重操舊業乾點小偷小摸,以交付房租。而德沃爾擔心那幅名畫被人惦記,天天寸步不離。
這種無所事事的日子,讓德沃爾變得敏感易怒。他出來了五個多月,還沒有和艾爾絲聯絡過。
在布魯日僅混了兩個月,德沃爾和費萊尼不得不如喪家之犬,又跑到了滑鐵盧。德沃爾想盡快結束這該死的顛沛流離,儘快回到艾爾絲的身邊,他臨逃跑前只在電話裡說自己寫生要離開一段時間。有一次,他往國內打電話時明顯感覺到艾爾絲的冷漠。他提議把這幅畫賤賣,費萊尼卻堅決不同意,結果兩人大吵一架。
其實自從這幅畫在手,德沃爾和費萊尼的矛盾就不斷。費萊尼提出各自單獨行動。德沃爾馬上提高警惕,費萊尼是想把他甩掉嗎?他可不想便宜了這個混蛋!而且如果費萊尼被抓,再把他供出來,那他的下半生豈不是要在監獄裡度過!
完璧歸趙,回到原點
到了2010年9月,德沃爾和費萊尼經過一番周折,踏上前往法國的航班。按照德沃爾的說法,法國是藝術家的天堂,在這裡應該能比較容易找到懂貨的人。巴黎的藝術氛圍讓德沃爾很喜歡,費萊尼也被這裡炫目多彩的生活吸引著。他們都愛上了這座美麗的城市。不久之後,費萊尼還在一家酒吧裡,泡到了一位漂亮的法國妞。可德沃爾第二次打電話回國時,艾爾絲卻冷淡地告訴他自己要結婚了!德沃爾腦中一片空白,可他只能看著愛情遠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