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愛,擁有整個世界又如何

[ 現代故事 ]

《心靈捕手》這部片子看過一些時間了,一直不能釋懷,因為其中提出的一個問題,讓我糾結至今。

  一個在哈佛大學打掃衛生的小夥子威爾,被發現是一個數學天才,他可以幾分鐘搞定困擾頂級數學家的難題,可以大段大段熟背歷史哲學大部頭中深奧晦澀的章節,但他像一匹烈馬,桀驁不馴,恃才傲物,童年的陰影給他留下了深深的心靈創傷。哈佛大學獲得過數學界最高獎的數學教授看上了這個孩子,儘管他對威爾的天賦懷有羨慕嫉妒恨的複雜心情,但一種強烈的使命感促使他一心想把威爾培養成一個數學界的泰斗,在他看來,這孩子的天賦是上帝賦予這世界的珍寶,如果好好培養,他將成為數學界的王者,如果任其荒廢,簡直就是暴殄天物。於是,他專門為孩子請來了心理醫生,試圖治好威爾的心靈創傷。前幾個心理醫生都被威爾氣走了。天才的段位太高,心理學家們不但沒有治好他,還被他的惡作劇所傷。

  桑恩是請來的最後一個心理醫生。桑恩沒有被趕走,但卻與數學教授發生了激烈的矛盾衝突:桑恩背離了數學大師的初衷,他非但沒有努力勸孩子好好用功有所建樹,還鼓勵威爾去追女孩子,過平常的生活。在數學大師看來,這無疑是讓這位天才歸於平庸,簡直罪不可恕。

  兩位哈佛教授為這樣一位天才少年展開了肉搏。心理學家桑恩力勸數學家放棄自己在這個孩子身上寄予的熱望和夢想,認為這會毀了孩子,威爾的心靈已如同危險的困獸,需要的是疏導,是鼓勵他燃起追求自己幸福的勇氣。數學教授認為心理學家是在用世俗的甘於平庸的想法毀了這位天才,成為數學泰斗是無數人追逐的夢想和幸福,威爾唾手可得卻不去做簡直是自甘墮落。心理學家認為這種夢想和幸福不是威爾想要的,對威爾,幸福是愛情、友誼、自覺、勇氣……

  你會站在哪一方?如果你有這樣一個孩子。

  其實一直以來,我們都是毫不猶豫不假思索地站在數學教授一方。不論孩子有沒有天賦,我們都寄予了天才般的熱望,希望好好培養,讓他成才成梁,這不是理所當然,無可厚非嗎?

  可是,桑恩動搖了我們根深蒂固的理念——你會背大段大段莎士比亞的詩篇,可是你遇見過讓你寧願放棄你最喜歡看且一票難求的球賽也要去赴她約會的女子嗎?你經歷過那種哪怕明知她會離去,你會深受思念的煎熬,依然感激你們在一起的短暫時光,那種刻骨銘心的愛情嗎?你知道美軍在越南戰爭中的傷亡數字,你知道所有政治的前因後果,可是你是否體會過生死至交在戰場的牽腸掛肚與重逢喜悅?

  這個世界有人愛吃豬的瘦肉,有人就用瘦肉精培養出了只長瘦肉的豬。而我們之所以停止,是因為這樣的“健美豬”對我們有毒,沒有人關心過這樣的豬活著的痛苦。那麼人呢?這個世界青睞所謂有“才能”者,我們是否也要每個人都去發展“才能”,而擯棄那些如同脂肪、水之於生命的個人情感和品格。桑恩告訴人們,比起整個數學王國,更重要的是威爾這個孩子人格的完善和個人的幸福。比起名與利,情感和愛是離幸福最近的門。

  如果不愛,擁有整個世界又如何?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