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瘦的施少斌有著營銷人的典型臉龐:堅毅的面部線條流露出幹練和決斷,似乎是漫不經心的眼神常常地閃過奪人的光芒。
2012年6月9日,上市僅8個交易日的珠江鋼琴突然宣佈公司董事長王潤培辭職的訊息,並提名原廣藥集團董事、副總經理施少斌出任公司董事長。
今年44歲的施少斌在33歲時就出任王老吉藥業前身廣州羊城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是廣州國有企業界有名的“少帥”。從參加工作起,施少斌在醫藥行業打拼了23個年頭。從廣藥集團到珠江鋼琴,面對的是自己完全不熟悉的行業,施少斌如何發力引起媒體和資本市場關注。
不過施少斌對這種大行業跨度不太在意。以前接受媒體採訪時,他曾戲稱自己是“16開紙幹部,一張16開紙的紅標頭檔案隨時可能把你調走”。而營銷在他的眼裡是萬變不離其宗的經典4P,關鍵是如何組合運用而已。
擁有豐富營銷經驗的施少斌早已歷練得寵辱不驚。1991年,因為經常寫營銷心得,他被廠長點名當了秘書,24歲成為公司辦公室主任。1997年,不到28歲的他成為廣藥集團下屬企業中最年輕的副總。2004年,因塑造王老吉金字招牌案例,施少斌與倪潤峰、張瑞敏榮膺 “中國十大策劃風雲人物”。
施少斌認為不必總是回顧過去,回顧太多的話就會成為自己的包袱。而且,“山高人為峰”,過去不值得炫耀,而應該是當下踏踏實實的工作。
對於王老吉品牌運作的成績,施少斌異常謙虛。他把自己比作滄海一粟,把功勞歸於集體。“換了別人做,可能也是這麼做,可能做得更好!”
他喜歡傑克·韋爾奇,敬佩張瑞敏,雖然不會彈鋼琴,但是他對於帶領珠江鋼琴走向更美好的未來充滿信心。
他說,今後要把很多時間用在掌握各方面資訊上,要學習鋼琴知識,掌握生產、技術、運營等資訊。此外,就是多花費時間與消費者溝通。透過溝通可以找到問題之所在,同時也是推動思考的好辦法。
對於繁雜的工作,施少斌認為要“更多考慮活在當下,做好當下的事情,用心享受營銷”。2001年,施少斌就提出快樂營銷主張,並帶領團隊進行實踐。後來,覺得“快樂”這個詞不夠準確,也太直白,他又提出幸福營銷理念。“中央電視臺最近做了‘你幸福嗎’調查,吐槽很多。我覺得幸福不幸福,不是口頭上講的,關鍵要有一個標準。我們要讓珠江鋼琴的員工都能過上體面、幸福的生活。”
閒暇時,施少斌喜歡聽西部歌曲,他覺得能感受到奔放的力量。西部音樂,比如帶有藏族風格的歌曲,在他看來更有感染力、穿透力。這是否意味著他內心裡狂放的一面?當談及他如何看待自己的性格,有沒有做過九宮人格測試時,施少斌笑著說:“我測試過,可能我比較明白其中的門道,所以我感覺測試結果不太準。”他說自己屬於表面溫和但是內心倔強的人。
隨著年歲漸長,施少斌認為現在自己能夠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退一步海闊天空。“感恩、責任、智慧、激情”,是他的人生座右銘。
營銷是技術活,施少斌認為營銷容易學,但是很難精到。做營銷一定要有發散型思維。或許這是施少斌橫跨醫藥和鋼琴兩個不相干的行業,卻覺得遊刃有餘的主要原因。
他說自己之所以有發散性思維能力,與小時候受到父親教導有關。他記得,父親曾問他,一塊磚頭能做什麼,他想都沒想就說可以建房子。父親卻告訴他,一塊磚頭的價值遠遠不止於此:狗來咬你,磚頭就是武器;你不夠高,磚頭就是墊腳石;在斜坡上行車,墊一塊磚頭可以防止打滑。“同樣一件工具,在不同的人眼裡就有了不同的價值。”因此,無論是對王老吉的經營,還是對珠江鋼琴的規劃,施少斌都以發散性思維思考問題。
《基業常青》對施少斌影響很大,“我們做企業的人會思考一個企業在自己手裡如何做強、做大,然後交給其他人持續發展。做企業和做人一樣,需要可持續發展。”運作王老吉時,施少斌說將來的某一天可能到美國灌裝王老吉。而規劃珠江鋼琴,施少斌的夢想是讓品牌更高階。“珠江鋼琴在奧地利維也納金色大廳用過了,那麼可不可以在悉尼歌劇院、美國白宮和國會大廳做永久性的展示?”據悉,珠江鋼琴正在與德國合作,下一步有可能到美國造鋼琴。
“活在當下”是施少斌對人生的領悟。多年來從事營銷工作,讓施少斌對如何與人打交道、如何把握人的需求有了獨到的認識。他說了一句頗為玄妙、充滿禪機的話:“把自己當自己,把自己當別人,把別人當自己,把別人當別人。”
“對上以敬,對下以慈,對事以真,對人以誠。”他說,無論是做營銷還是做人做事,首先要真誠,而投機取巧,一定會受到懲罰。
《新營銷》:從賣藥到賣鋼琴,產品跨度比較大,你面對的挑戰是什麼?
施少斌:不管哪種產品的營銷都是4P,是經典而傳統的4P。產品、價格、渠道、促銷,在醫藥、食品、鋼琴行業都一樣。至於把經典營銷理論展開,成為6P、8P,只是營銷手段的細化。
牽強點說,以前我做醫藥、食品是做健康產業,現在做鋼琴從文化產業屬性上看也是健康產業,只是實現健康的途徑不一樣而已。醫藥以預防、治療、康復、養生為手段滿足消費者的需要,而鋼琴也能滿足消費者的健康需求,比如透過鋼琴教育進行文化薰陶,陶冶性情。
現在有一種音樂理療法:讓高血壓病人聽慢節奏的鋼琴曲,讓心率不齊的病人聽輕柔的音樂,肥胖的人透過音樂健身操減肥。再比如,精神壓力很大的時候,聽音樂可以減壓。老年人手指不靈活,彈彈鋼琴可以讓手腳更靈活、血液迴圈更暢通。
從健康需求發散思考鋼琴,可以找到非常多的市場點。鋼琴屬於耐用品,要透過不同的渠道激發新的需求,而不單是做文化產品,這樣就可以從簡單的製造業延伸到更多的領域。
《新營銷》:你如何規劃未來的珠江鋼琴?
施少斌:我敬仰的傑克·韋爾奇有三個圈的理論,我做了一些改進,運用到珠江鋼琴的整體規劃上。
第一圈,鋼琴升級,從普及、中低檔到高檔,從家庭使用兼顧專業團隊,比如商家表演、藝術家到大型活動都用我們的高階產品,體現從鋼琴大企業到鋼琴強企業的發展理念。
第二圈,對有發展前途的業務加大投入,持續做大。比如,數碼鋼琴作為新業務,正在逐步做強、做大,我們要加大力度,使之成為主導產品。下一步,我們要加大數碼樂器和音樂教育培訓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