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中國保姆在美國教人打麻將年賺

[ 現代故事 ]

在中國,可以說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麻將聲,說麻將是中國的“國粹”,一點兒也不誇張。隨著越來越多的中國人移居到世界各地,當老外們看著中國人熱鬧地玩麻將,經不住誘惑,也想要坐下來搓幾圈。於是,近年來,金髮碧眼的老外們圍在一起打麻將,成了一道耀眼而有趣的風景線。

你相信嗎?一個叫徐寶萍的中國保姆,竟然在美國辦起了麻將培訓班,並且在2010年賺了100萬元人民幣!更讓人震驚的是,她是一名只有初中文化並且已經36歲的中年婦女。

她是怎麼想到在美國教人打麻將的?不懂英語的她又是如何讓老外們玩轉這門中國“國粹”的?她又是如何將這份事業在異國做得風生水起的呢?

掙錢還債!

赴美保姆要教老外打麻將

徐寶萍,1974年出生,四川省成都市雙流縣人。2005年,她來到成都的朱利明教授家做保姆。時年56歲的朱利明是成都某大學英語系教授,子女都在美國定居,身邊只有美國妻子露絲。徐寶萍在朱教授家幹活勤勤懇懇,與教授夫婦關係也相處得非常好。

2009年初,徐寶萍在成都開計程車的丈夫肖建國,因為車禍導致一名乘客雙腿殘疾,被要求賠償20萬元醫療費。然而,他東借西湊只湊到了5萬元,無奈之下只得讓徐寶萍向朱教授借了15萬元。

2009年6月,朱教授退休了,子女們打算接他們去美國養老。得知這個訊息後,徐寶萍犯愁了,因為家裡還欠著朱教授15萬元債,而朱教授家每月給徐寶萍的薪水是4000元,這在保姆行業算非常高的,朱教授這一走,自己不就失業了嗎?

其實,一起生活了三年多,朱教授夫婦也對徐寶萍有了深厚的感情,最後,朱教授提議幫徐寶萍辦理護照和簽證手續,帶她一起去美國,繼續跟著他們做保姆。一起去美國?徐寶萍沒了主意,於是回家徵求丈夫意見,因為欠著十幾萬元的債,肖建國雖然不捨,但也只得同意妻子去美國做保姆。

2009年8月,在朱教授幫助下,徐寶萍和朱教授夫婦來到了美國紐約的布魯克林區,住在朱教授兒子為父母買的一幢別墅裡。

剛開始,由於語言不通,徐寶萍連門都不敢出。為了讓徐寶萍適應環境,朱教授與妻子露絲開始教她學英語。所幸,徐寶萍初中時的英語基礎還不錯,朱利民和露絲又都是大學教授,有著豐富的教學經驗,再加上良好的語言環境,兩個多月後,徐寶萍便能與鄰居進行簡單的日常對話了。

10月的一天,露絲興奮地對徐寶萍說:“我們去打麻將吧!”打麻將?徐寶萍簡直懷疑自己聽錯了,要知道這兒可是美國啊!

在中國生活了幾十年,早已是麻將迷的露絲,帶徐寶萍來到社群活動室。那熟悉的麻將聲,讓徐寶萍一下子彷彿回到了中國。原來,作為中國“國粹”的麻將,因為具有益智、競技、休閒和社交等多種功能,早已風靡全美,麻將迷們還專門成立了“麻將協會”、“美國國家麻將聯盟”等組織,定期舉辦麻將公開賽,如“加勒比海麻將瘋狂迴圈賽”和“美國麻將瘋狂錦標賽”等。

社群活動室的“麻迷”們聽說徐寶萍是來自中國的“麻將高手”後,紛紛邀請她露兩手。徐寶萍推辭不過,只得上場。然而,美國人打麻將有多種玩法,如“中國玩法”(又叫國際玩法)、“官方玩法”(即美國國家麻將聯盟指定的玩法)和“派生玩法”(混合中國玩法和官方玩法)等,而她們玩的正是“美國玩法”,徐寶萍對此渾然不知,加上英語水平很差,幾盤下來便輸得一塌糊塗。

中國人在打麻將上竟然輸給了外國人?徐寶萍非常不服氣。為了替中國人挽回面子,她認真向露絲討教“美國玩法”,2個多星期後,徐寶萍終於掌握了“美國玩法”。

那天,徐寶萍再次來到社群活動室,向老外們發起挑戰。這次,她一連和了5盤,讓老外們個個目瞪口呆。

從此,露絲時常帶徐寶萍去社群中心打麻將。而透過打麻將,徐寶萍開朗了很多,英語水平也飛速提高,尤其是打麻將的“牌語”。一天,一個叫蘿拉的女人主動來到朱教授家,要找徐寶萍。原來,蘿拉自半年前丈夫去世後,一直心情抑鬱,最近看到社群一些朋友在玩麻將,覺得非常有趣,所以想向徐寶萍學打麻將。出於對蘿拉的同情,朱教授同意徐寶萍在做保姆之餘教蘿拉打麻將。

可是,當徐寶萍真正開始教人打麻將時,才發現自己的英語明顯不夠用。最後,在露絲的幫助下,徐寶萍才教會蘿拉打麻將。麻將的樂趣和新鮮感,讓蘿拉重新恢復了活力,她給了徐寶萍200美元酬金,並說:“我還有很多朋友也想學習打麻將,你水平這麼高,以後能不能也教教他們呢?”

透過教蘿拉,徐寶萍感到很有成就感,閒下來時,她不禁想:如果自己辦一個麻將培訓班,是否會有市場呢?如果能以此賺錢,自己欠朱教授的十幾萬元不就可以還清了嗎?

然而,徐寶萍也非常清楚,自己來美國是照顧朱教授夫婦起居的,因此她並未將這想法說出來。直到2個月後的一次和露絲閒聊,她才無意中談到了這個商機。露絲聽後,非常大度地鼓勵徐寶萍去試一試。露絲的支援,讓徐寶萍萬分感激。最後,徐寶萍決定先對美國的麻將市場進行一番仔細的調查。

初戰告捷,老外大喊:

We all love Mahjong!

很快,徐寶萍便開始在社群做問卷調查。3天后,她將調查結果做了統計,結果顯示:75%的被調查者表示對打麻將有興趣,40%的人願意花錢學打麻將,而對麻將有興趣和願意花錢學打麻將的人中,90%的人能夠接受付費在麻將俱樂部打麻將!

這個調查結果,讓徐寶萍非常高興,開明的朱教授鼓勵徐寶萍說:“家裡的家務其實不多,你只要每天做3頓飯,晚上把家裡的衛生做好,就行了。”

上次教蘿拉的體驗,讓徐寶萍深知,想辦好麻將培訓班,自己必須把英語學好。此後每天,徐寶萍強迫自己用英語跟朱教授夫婦交流,而且只要有時間,她便坐在電視機前看英文臺,晚飯後做完所有的家務後,她又把自己關在房間裡,像小學生一樣抄寫英文單詞,每晚都學到凌晨時分。經過一段時間的瘋狂學習,徐寶萍的英語進步很快,在社群俱樂部,可以用英文順暢地和老外打麻將了。

沒有啟動資金,朱教授又借給徐寶萍2萬美元。徐寶萍在社群活動中心租了一套50平米的房子,並順利在工商部門申請了營業執照。然後,她請來工人把房子隔成兩間,小的作為培訓室,大的作為活動室。隨後,徐寶萍又買回了8套麻將牌,其中6套是標有阿拉伯數字和英文字母的,以方便美國人認識麻將牌(比如“三萬”牌刻上“3”,“東風”牌刻上“East”的第一個字母“E”)。同時,徐寶萍對經營內容做了設計:培訓學員每人收費100美元,包教包會;在俱樂部打麻將收場地費每人每場10美元,一場4小時,每天上午、下午、晚上各一場;茶水免費提供。

2010年1月20日,徐寶萍的“Chinese Mahjong Club”(中國麻將俱樂部)正式開業。她在社群發放了大量的傳單,為了吸引客人,徐寶萍推出兩項優惠措施:前10名報名者免收學費,開業首周不收場地費!

在徐寶萍的廣告攻勢和優惠政策吸引下,開業當天就有22人報了名,而前來打麻將看熱鬧的人更是絡繹不絕,連續一週幾乎每場每桌都爆滿。

然而不久便出現了問題。以前,徐寶萍教人打麻將是一對一,想到什麼教什麼。如今,面對的是一群學員,既需要手把手地單獨教,又要和上課一樣,從基本術語到規則、玩法等全面系統地教,這就讓徐寶萍感到沒有把握了。另外,涉及到教學方面的專業詞彙,她也經常詞不達意。

為此,徐寶萍又從朱教授夫妻身上學習教學經驗,並且為了“鎮場子”,她經常把露絲請到俱樂部,當嘉賓老師。

第一天開課,露絲以俱樂部顧問的身份,向學員們講述了徐寶萍為了賺錢養家,別夫離子漂洋過海到美國當保姆,為了儘快還債又自學英語開起了麻將俱樂部的故事。一番真情講述,讓在場的外國朋友都被徐寶萍的自強精神深深感動,敬佩這位堅毅的中國女人,並且表示會大力支援她的麻將俱樂部。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