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乃至世界,反對轉基因和支援轉基因的兩方都打得不可開交,科學、利益、健康、破壞……轉基因的爭議圍繞著這些關鍵詞愈演愈烈。日下,當種種動物異常現象擺在眼前,轉基因又成了繞不開的話題。它可以警醒人類,那些未知的不確定的風險,其實近在身邊。
消失的大老鼠
劉敏是山西晉中張慶鄉農民,家裡種了十來畝玉米。“過去,家裡的老鼠經常是躥上躥下的,需要買劇毒的鼠藥,從三年前開始,我突然發現即使不放老鼠藥,也少有老鼠吃家裡的東西了。”劉敏說。為此,劉敏開始觀察村裡的老鼠情況。他跑去問販賣玉米的人,那人家裡堆積如山的玉米也不見有大老鼠光顧,偶而只能看到小老鼠。即使是小老鼠,也是呆頭呆腦的,看上去還不會分辨方向。
今年5月,一份在晉中8個村莊走訪的調查報告,進一步印證了劉敏所說的動物異常情況,並發現了當地另外的怪事:母豬產仔少了,不育、假育、流產的情況比較多。村民張健紅家養了快10年豬,以前他家養的20多頭母豬,一窩豬最多能生16只,從來沒有低過10只的。但在最近三年,他發現母豬生的小豬越來越少,還有些小豬,看起來很健康,但生下來沒過多久就死了。
地處吉林省榆樹市西北部的弓棚鎮,是全國聞名的生豬集散地。而如今這裡很多村子的養豬業已經變得十分蕭條了。那裡家家都有豬圈,但豬圈已經空空。不少養殖戶都改養雞去了,甚至有些人放棄了養殖出門打工。這對於養了十多年豬的養殖戶們來說多少有些傷感。
除了老鼠和豬以外,晉中地區還發現了羊和狗出現異常的情況。楊村的一個養羊專業戶介紹,以前母羊一胎能生兩到三隻,但現在只有一隻,最多時兩隻。一名狗販子也聊起了令自己頭疼不已的買賣:“現在的狗經常出現肝腹水或者腎腹水的情況,剖開肚子總會有很多水。”他現在一般不收購那些肚子大的狗,因為這些狗會虧本。
玉米惹的禍?
這些出現異常的動物,幾乎都吃過同一種玉米——先玉335。在被調查的所有養豬戶中,幾乎家家都種了先玉335玉米,這些玉米自然也就成了主要的豬飼料。而豬出現異常,也都是在以這些玉米為飼料之後。晉中的羊雖然不是直接吃的先玉335,但是主要飼料是當地用玉米做完醋後的玉米渣,就是當地俗稱的“醋糟”。劉敏還發現,正是在種植了這種玉米後,老鼠才逐漸減少的。
在弓棚鎮新農村9村,只有一家養殖戶的母豬沒有出現異常。她從去年開始養母豬,目前仍保持十幾頭的規模,她稱家裡的母豬一般都有12頭的產仔率。這位養殖戶介紹,她喂的是自家種的玉米,主要是國產的“信譽1”,她沒有種過先玉335。
不過,農民卻很少懷疑是他們給動物吃的飼料出了問題。甚至有人認為,吃玉米能吃出問題是“天方夜譚”,老鼠出問題,人也應該出問題。先玉335在2004年正式推廣,2006年開始普及。5~6年的時間,老鼠可以傳遞20代以上,豬可以傳三代,而這個時長僅為人的生命週期的十分之一,因此,老鼠表現突出,人卻不會出現嚴重的反應。
轉基因疑雲
“農民的觀察也往往高於科學家的發現,許多線索農民更能夠提供,而學者經常在實驗室裡。實驗室裡的一些資料相對於現實問題是蒼白的。”對於劉敏的懷疑,中科院植物研究所蔣高明這樣認為。
根據中國農業部門的公告,先玉335是美國先鋒公司選育的雜交玉米。先鋒公司在接受採訪時稱,先玉335“不含有轉基因成分,為非轉基因玉米新品種”。但查證的過程異常艱難。
後來,我們終於在美國專利商標局的官方網站上查到了關於先玉335的父本PH4CV的資訊。
PH4CV的類別編號包括“800/302”。在美國專利法的規定中,“302”即指“基因修飾”。長長的專利資料檔案顯示,PH4CV的開發包括了使用BT和HT兩種轉基因技術——這是用於商業化大宗農作物僅有的兩類轉基因技術。
雲南財經大學社會與經濟行為研究中心教授顧秀林認為,轉過一次基因以後的作物不論經過多少代自交,然後再做多少次雜交,也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雜交品種,而是轉基因品種。
“如果是這樣的話,山西、吉林等地的各種動物異常反應就有了比較合理的解釋,因為在世界各地進行過的獨立試驗,均揭示轉基因食品餵養動物會出現腎臟和肝臟損害、生殖系統出問題、免疫不正常,而這種大面積、多地區類似的異常反應也絕非僅僅是環境因素改變而形成,這意味著轉基因玉米正在我國進行著實實在在的非模擬檢驗。”一位業內人士說。
20世紀70年代,美國時任國務卿基辛格曾說過:“誰控制了石油,誰就控制了所有國家;誰控制了糧食,誰就控制了所有的人。”轉基因改變了植物的基因結構,甚至把有的植物變的面目全非,我們已經看到基因轉變在動物身上出現的作用,或許是我們太敏感,或許真的只是偶然和巧合,但是轉基因的作用力是否有一天也會轉移到人類身上,誰也不敢拍胸脯作保證。基因戰的成功與否不在產量,糧食安全才是基因戰對我們的考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