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版的白求恩

[ 現代故事 ]

他的背影。讓人想起他說過的一句箴言:每個孩子都是我的孩子,每個男人都是我的兄弟。

  4月17日,69歲的狄家諾在昆明的房子裡醒來時心情很沉重,許久都不說話。

  即使面對他熟悉的助理陳珊珊。護士維吉尼亞。

  他剛剛在義大利休假一個月,而現在,他必須重新面對在中國雲南的種種困難。

  這位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教授。是China California HeartWatch(中加心臟健康檢查,以下簡稱Chinacal)的創始者,過去6年,他一直堅持在雲南農村地區給成年人做免費的高血壓檢測與治療,培訓鄉村醫生。他和他的團隊,在雲南已篩選了超過1萬名兒童,從中發現了200多名先天性心臟病病例,並把其中的103名送往各地醫院救治。這些孩子,原本很有可能會因錯過治療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死去。

  但這天早上,他沒時間沉默。因為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的謝曼帶了兩個孩子來讓他檢查心臟。來自貴州興義的陳信吉與來自雲南周通的王蓉。爾後,還有別的病人。

  狄家諾通常在大理古城洱海門外的“診所”給病人看病,而不是在昆明。

  今天,狄家諾很忙,沒時間接受採訪。他對記者說:“我們幫助了一些人,這些當然是有意義的,但重要的是,我希望你們中國人看到我們所做的,從而做你們所應該做的。你要讓儘可能多的人知道,我們需要錢給孩子們買藥,送他們去做手術。”

  “我要去給窮人免費看病”

  2006年在北京,陳珊珊第一次見到狄家諾時,她並不想把她在廣電總局大院的房子租給他。眼前的那個人用生硬的中文嚷道:“你看不起我!我是著名的科學家,我在阜外醫院給博士生上課。”陳珊珊一聽,哈哈大笑起來。因為眼前的這個老頭子邋里邋遢,穿著襪子涼鞋,揹著大包,像個難民。而她,曾在這個大院裡和楊尚昆、陳雲的兒女們一同玩耍長大。

  但他確實是那位鼎鼎大名的加州大學教授羅伯特·狄家諾,《美國心臟病學雜誌》、《英國醫學雜誌》等國際一流學術刊物編委,發表過200多篇醫學論文,參編過8部醫學專著。

  相熟之後,狄家諾對陳珊珊說他想去雲南幫窮人看病,並叫她一起去。

  為什麼是雲南?

  狄家諾說:“2005年冬天,我在雲南鄉下騎車旅行時,被邀請到山裡一位村民家做客,路很遠,當我們趕到時,天已經黑了。他們正在籌備婚禮,但女方家庭熱情地招待了我,給我吃的,並給了我那個貧寒的家庭最好的一張床。我就想,我能做什麼回報這樣的人呢?”

  昆明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雲大醫院)心內科醫生劉可,曾在去年和狄家諾一起工作了一個月,他對記者說:“狄教授曾跟我說過,他小時候最大的願望,就是當他有能力的時候去幫助窮人。他心中住著一個孩子,非常單純。他的助手陳珊珊對他幫助很大,要是沒有陳珊珊,他是做不到那麼多事情的。陳珊珊也是一個同樣單純的人,你想,有哪個女人能毫不計較地跟在他身邊,墊錢做這樣的事情呢?我覺得,他倆都是經歷過婚姻失敗的人,可能是60億人中僅有的兩個。”

  劉可所說的這60億人中僅有的兩個人,2006年夏天到了雲南,從元陽到玉溪新平到滇池,他們一路走一路給他們所到之處的村民與工人測量血壓,免費派發降壓藥。

  陳珊珊說:“當時,我以為只是去一次,沒想到那只是個開始。”

  第一次義診歸來,狄家諾發現,在雲南鄉村,成年人高血壓、先天性兒童心臟病發病率很高,而當地醫療衛生條件又非常落後。他萌生了留在雲南行醫的想法。於是,他先後在美國加州與雲南民政廳註冊成立了China California HeartWatch(中加心臟健康檢查),並邀請我國著名心血管病專家胡大一教授擔任名譽董事。為解決行醫資格問題,Chinacal加入雲南國際民間組織合作促進會,並掛靠在昆明紅十字會醫院下。這樣,Chinacal在鄉下行醫便有了合法的身份,專案審批與狄家諾教授的來華簽證都由促進會幫助辦理。

  陳珊珊說:“正規化之後,就不再是隻有我們兩個人了。我們招護士,招志願者,我們希望來的人都能做得更久一點。維吉尼亞是去年10月來到Chinacal的,小衛要早一點。這幾年,狄家諾教授也招國際性的實習生,每期10到15名。”

  隊伍壯大後,他們開始在鄉下開展更多工作。他們的工作主要是:普通醫療檢測,高血壓檢測與調查,兒童先天性心臟病篩選與診治。培訓鄉村醫生。

  狄家諾說:“當我們到,達一個村子時,我們發現自己是第一個到那裡去的受過專業訓練的醫療隊,人們排著長長的隊伍讓我們量血壓、聽心臟,我們發現他們中的許多人,正受著慢性病的折磨而得不到最基本的治療。包括高血壓。”

  教授的聖誕禮物

  雲南是兒童先天性心臟病高發地區。由雲南省婦幼保健院於去年8月出臺的“2010年雲南省出生缺陷醫院檢測報告”顯示,雲南省先天性心臟病發生率為68.66/萬,即每一萬名兒童中有近70名兒童患有先天性心臟病。

  狄家諾說:“我不對報告的資料作出評價,我只想說,那些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孩子,如果不能在早期被發現,並得到手術治療的話。他們中的大部分都會夭折。但是在中國雲南邊遠山區。憑當地現有的醫衛水平,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兒童很難被發現。”

  從2006年起,Chinacal在雲南各地鄉村共篩選了上萬名的兒童,發現許多先天性心臟病病例。當狄家諾教授把孩子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訊息告訴孩子的父母時,他看到的都是無助的眼神。

  “那些家庭是那麼的貧困,每年收入只有幾千塊錢,他們怎麼拿得出幾萬元給孩子去做手術呢?我們只能用自己的錢,或者向其他的基金會募款送他們去做手術。”

  2006年底,Chinacal送第一個篩選出的病人,當時的雲南廣播學院學生王友昌,去昆明紅十字醫院做手術,Chinacal全額資助的第二名病人是一名叫龍鳳芳的布依族女孩,時間是2007年初,手術醫院為北京阜外醫院。到現在,這個名單上的數字已經超過100。

  被問及一共花了多少錢時,陳珊珊表示,根本沒辦法算。她對記者說:“我們會根據不同情況送孩子去不同的醫院,因為資金問題,我們總是去找最合適、用錢最少的醫院。這幾年和我們合作的醫院有成都華西醫院、成都軍區醫院,有的孩子花1萬多,有的2萬多,有的7萬多。等待手術的孩子那麼多,我們基本一找到錢。就立刻送孩子去做手術。這些年。給我們募捐的有兒童希望、愛幼華夏、香港星火基金會等。”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