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中國健康管理升級到2.0版本

[ 現代故事 ]

頤年康盛提供高階健康管理服務,其服務定位為私人醫生。

  健康管理(Healthcare Management)在美國是一個非常廣泛的概念,它是一個非常細化的行業,從發展到成熟有40多年曆史,其服務範疇包括“管理式醫療”(Managed Care)+“疾病管理”(Disease Management)+“第三方管理”(TPA)+“IT解決方案”(Solutions)等。

  在中國健康管理剛剛起步,因為中國的醫療制度與國外的醫療制度不同。在中國,健康管理服務特指標對個人與健康相關的管理服務,更多地是“臨床醫學”與“預防醫學”結合,基本上可以分為“生活方式管理”+“疾病管理”。

  現階段,95%的醫療服務在醫院裡,但是更多人在疾病潛伏期和康復出院後是沒人管理的。醫療本質上不僅是治療,而且是積極的預防和管理。目前,被動的專業臨床醫學治療,已經得到很好的發展。但是,醫學專家能夠服務多少人?醫療機構能夠服務的半徑是多大?標準化的服務保障在哪裡?供需關係如何平衡?這些問題的出現為主動式健康醫療服務創造了巨大的成長空間。

  把生活方式管理起來

  從業務和服務功能的角度看,健康管理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純粹的服務,透過紮實的服務,科學改善客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希波拉底曾說過,醫生只是幫助你恢復機體的本能,事實上所有的健康問題都是你自己的事情,別人幫不了你。WHO世界衛生組織有一個公式:一個人失去健康導致疾病的因素15%是遺傳,7%是社會環境汙染,8%是社會醫療,10%是社會經濟發達程度,60%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維多利亞的健康宣言是:健康的四大基石是合理膳食、適當運動、戒菸限酒、心理平和。

  另一類是打著健康管理的旗號,提供服務後給客戶推薦保健品、藥品或醫療器械。這樣的公司對服務本身是不在乎的。如果一個人一邊吃著鹿茸、人參,一邊熬夜打麻將、抽菸、酗酒、不運動、不吃蔬菜、不吃水果,吃再好的保健品也沒有用。所以,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非常重要。

  頤年康盛聘請的都是中央保健局國家首長的保健醫生,他們在中南海乾了30年,他們就是把首長的生活方式管理起來,讓首長更健康。

  頤年康盛做健康管理遇到了很多困難,因為大的環境不太好。從中國的醫療體制看,中國沒有全科醫生的培養制度,在國外真正的私人醫生都是全科醫生。國外的人生病了首先問全科醫生,而不是問專科醫生,因為呼吸科不懂消化科,兒科不懂神經科,事實上全科醫生扮演了一個看門人的角色。國外有了全科醫生的制度就不會擠佔國家的公共醫療資源,不會造成供需不平衡,使醫療資源得以合理配置。而中國沒有全科醫生制度,更沒有這方面的立法。而很多國家健康管理是有立法的。所以,我們面對客戶提出為其服務的時候,他們不願意聽我們的。

  服務本身需要標準的流程,在國內,頤年康盛很難找到健康管理的標準流程。我們一方面向美國學習,一方面自己摸索。假如頤年康盛在國外,保險公司特別喜歡,因為頤年康盛這樣的公司幫助保險公司連續跟蹤他們重要的投保客戶的健康情況,防止他們詐保,降低發病機率,降低保險公司理賠。相反,在國內,沒有保險公司理頤年康盛。所以,我的理想是頤年康盛做大以後再做一家健康管理的保險公司,把健康管理的標準制定出來。

  我認為,從兩個方面可以打動一個人關注生活方式是否健康:一是他對健康就像對宗教一樣信服,他就會持之以恆地去做,這是源自於內心的驅動力;二是交換,他放棄抽菸得到健康,他就願意放棄抽菸。我們做過研究,客戶出了健康問題以後,他一定去醫院、藥店、診所,這些地方,只要他離開,它們對他的服務就中止了。但是健康是有連續性的,因為健康指標在不停地波動,所以,一定要有人跟進。

  如何讓頤年康盛私人醫生的服務深入人心?首先,我做了大量深入的調研,重點選定一些關鍵性的行業,同時研究這些行業。我們一般先跟這些行業的媒體做深入的溝通,因為媒體掌握行業資訊,以及市場動態,溝通也比較中肯。我曾經用了大概2個月的時間拜訪了15家房地產雜誌的主編,他們告訴了我很多房地產市場的困難、機遇和挑戰。等我把房地產行業琢磨透以後,找到了房地產行業的六大困難及其解決方案,之後我再跟房地產企業談,速度就非常快。其次,我們擁有一個強大的品牌,在搜尋引擎中搜尋,頤年康盛永遠是第一的,有了服務的美譽度和知名度,就有企業願意與排名第一的企業合作。我們一旦在一個行業成功了,就會快速複製到另一個行業。

  如今,頤年康盛在北京、上海、廣州、香港和美國波士頓、西雅圖擁有六個服務平臺。頤年康盛不會採用大躍進的發展模式,因為服務沒有做大、做快的道理,它一定是穩紮穩打的,所以,頤年康盛有很好的財務規劃和市場推進計劃。這個市場肯定是一個供不應求的市場,就看我們怎麼把客戶的滿意度做高。最關鍵的是進行商業運作的時候,能用商業價值傳遞社會價值,讓更多的人知道健康的真諦是什麼,它不是透過藥物實現的,而是用健康的生活方式實現的。

  健康管理2.0時代

  從市場營銷角度講,頤年康盛試圖與合作伙伴達成一致,透過BtoBtoC的營銷模式,能夠快速地與高階客戶捆綁在一起。

  我知道,高階客戶的健康醫療服務需求具有多樣性的特徵。如今高階體檢機構、三級甲等醫院、權威私人醫生等獨立服務機構之間沒有服務銜接,更沒有綜合服務解決方案,這種服務還停留在1.0版本。因此,高階客戶服務亟需升級。現在頤年康盛透過建立一站式健康醫療服務平臺,提供解決方案,將服務升級為2.0版本,滿足了客戶多樣性的健康服務需求。

  我們努力讓大家感受到和頤年康盛在一起的價值。頤年康盛透過四大服務模組展示高階人群健康管理。首先,從紅牆御醫私人醫生服務流程看,頤年康盛DMD(Disease Multi-Defense)疾病預防體系建立了尊悅國際俱樂部貴賓會員健康檔案,透過健康體檢評估會員屬於健康、亞健康、高風險、患者哪一種情況,如果是健康、亞健康、高風險的情況就直接進入私人醫生階段,如果是患者則進入就醫服務通道,實施康復計劃,再到私人醫生環節。其中,健康體檢和就醫服務是頤年康盛和供應商一起完成的,而私人醫生是頤年康盛產生服務價值的地方。

  私人醫生服務平臺由會員日常身體引數資料平臺、電話系統、簡訊系統、CRM系統組成。頤年康盛服務團隊定期獲取會員最新的生理指標,及時與專家反饋會員健康資訊,專家調整會員保健方案,透過服務團隊告訴會員最新的保健方案,同時透過多媒體系統給會員日常健康指導及簡訊,而物流小組給會員郵寄相關的調理書籍、小器械及保健品等。

  第二個服務模組是紅牆御醫健康關懷之旅講座,健康講座近距離地、潤物細無聲地向會員講解慢性病如何調理。

  第三個模組是紅牆御醫會所服務。頤年康盛邀請貴賓客戶進行健康一對一服務,由頤年康盛的健康顧問進行貴賓接待,再由中南海保健專家對貴賓客戶進行40-60分鐘一對一健康調理服務,開出健康指導方案,之後持續3個月的健康簡訊服務,這些簡訊都是由中南海保健專家稽核與認可的。

  而紅牆健康文化休閒度假之旅是按照客戶來前、期間、走後的橫向時間軸與每天人體健康作息的縱向時間軸,針對客戶開展相關的健康管理、養生調理服務;按照縱向時間軸,根據個體情況,在中藥調理、飲食營養、運動方式、穴位按摩等方面,調理服務客戶。

  第四個模組是紅牆御醫會員服務管理體系。頤年康盛對健康簡訊進行管理,與此同時,實施健康貼士干預計劃、電話回訪干預計劃。所有的服務都由客戶打分,如果分數低於85分,頤年康盛是不收錢的。

  這一切得以實現,IT幫了很大的忙。IT存在的價值就是它能夠跨越時空做簡單、重複而且不易出錯的事情。很多醫生跟患者說的話都是重複的,多媒體資訊化平臺能夠把醫生重複的話以更大規模、精準地傳播出去,影響到有慢性病的人。

  做健康管理一開始就是體系和流程,我有點不習慣,但現在我已經習慣了。頤年康盛私人醫生服務就有45個檔案作支撐,部門和部門之間都是透過表格溝通和跟進的。傳統的服務一定要與資訊化捆綁在一起,給每一位高階客戶傳送預防慢性病的簡訊內容,傳送時間、傳送週期都是不同的,一定要做到個性化定製。

  比如,一個得了心肌梗塞的人,他把早上大便的時間告訴我們,我們連續八週在那個時間給他發簡訊,這樣他就慢慢養成習慣,大便的時候不會太用力,血管就不會破裂。如果不注意的話,他會死在一個小細節上。其實,就是訓練一個人在恰當的時間做有益於健康的事。因為他對心梗的認知只有小學一年級的水平,死亡風險高達74%;如果他對心肌梗塞防護的認知和意識達到本科生的水平,死亡風險就降到27%,他就能健康、科學地生活。

  頤年康盛的理想是努力做成一家受客戶和合作夥伴尊敬的公司;努力讓所有人知道與自己相關的健康因素60%與生活方式有關,並在服務的協助下讓人們看到效果;努力在中國摸索一套不依賴藥物和保健品的健康服務模式;努力讓與頤年康盛合作的醫護工作者都能夠有與其付出相匹配的高收入,吸引更多的專家和頤年康盛合作;努力透過一個個案例證明,預防醫學應該有與臨床醫學一樣的行業地位,甚至更高。

補充糾錯
上一篇: 猜測
下一篇: 聖象的綠色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