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只有初中文憑的打工仔能否成為年薪30萬的外資企業副總經理呢?是什麼力量促使這位生活在底層的打工仔如此堅韌不拔地不斷挑戰自我、不斷挑戰智慧極限,從而徹底改變了自已的命運呢?
在打工的迷茫中找尋人生出路
1981年2月10日出生於江西省餘干縣瑞洪鎮的羅中木,父母都是老實巴交的農民,兄弟有4人,他排行第四。1998年羅中木初中畢業後應徵入伍,3年後退伍回鄉。2001年3月,羅中木隨鄉親們一道前往廣東省東莞市打工,他憑著當過兵的經歷,在雀巢公司找到了一份保安的工作。一個月後,就被提拔當了班長。由於工作認真負責,幹了兩個月的班長後,又被公司領導提拔為保安隊長,工資也上升到1200元。
羅中木在雀巢公司幹了一年的保安隊長後,感到很茫然,他深知:保安這份工作能幹到隊長這個職位已是極限了,再也沒有多大的發展前途,自已還年輕,應該趁著年輕學好一門技術,挑戰高薪職位。經過一番激烈的思想鬥爭,他終於還是辭去了保安隊長的工作。
2002年5月,羅中木懷揣著初中畢業證很茫然地走進了人才市場。一連20多天,他每天都泡在人才市場裡,結果都是每天滿懷希望地前往應聘,而到下午都是掃興而歸。這時,他手中的錢也快花光了。到交房租的這天,由於無錢續租,被房東無情地趕了出來。怎麼辦?自已現在已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他找到了問題的癥結:自已從未在工廠幹過,一點工作經驗也沒有,老闆要招的是一進廠就能上手的人。
身無分文的他決定進行地毯式搜尋,有時候一天跑20多家工廠,只吃兩個饅頭。有一天肚子餓得難受,只好跑到一個洗車場的水龍頭邊喝了一肚子水,還曾經在高速公路下的涵洞過夜。蒼天不負有心人,後來終於找到了一家塗料廠,先當學徒工,月工資500元。
從學徒工起步鑽研技術
2002年10月,羅中木進廠後才得知:塗料廠不僅工資低,活又髒又累,塗料還有毒性,對人的身體有害。但對於他來說已經沒有選擇的餘地了,他認為,只要有地方吃住,並且還可以學到技術,哪怕再苦再累,也要堅持下去。
羅中木迅速調整好心態,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別人不願乾的髒活、累活,他總是搶著幹。他先被分配到溶劑組,根據師傅配製各種塗料時的比例配方,先在腦海裡將它記下來,下班後回到宿舍,再將腦海裡記下來的配方寫出來。就這樣日積月累地在日記本上將學到的技術詳細記下來,不到一年的時間,他就記錄了滿滿的兩本日記本。一年後,他被調到投料組,投料組相對於溶劑組來說,技術含量要高一些,他十分珍惜這個機會,買來塗料生產技術方面的書籍,進行潛心研究,遇到不懂的地方就請教師傅。師傅看到眼前這位小夥子勤奮好學,深受感動,便將自己掌握的塗料生產技術一一傳授給他。由於認真,接受能力又比較強,他的工資增加到1200元,還被提拔當了生產主管。
幹了半年後,羅中木又陷入了迷茫,他想:自已現在已完全掌握了塗料生產技術,並且做到了生產主管的職位,如果在這個廠再繼續幹下去,已經沒有什麼更大的發展空間可言了,因為從一個工人幹到生產主管的職位已是到頭了。
2003年5月,羅中木放棄了生產主管職位,找了一家印刷廠,學習油墨調色技術,儘管工資只有650元,但他認為自己有了一個學技術的好機會。
他每天端著杯子給師傅打下手,全神貫注地看著師傅調配油墨。中午吃完飯後,別的工友在休息,他卻跑到車間仔細地反覆摸索、琢磨,認真記錄著各種油墨的不同配方。配完一次料,他總是細心地觀察,並記住配方,同時還反覆地琢磨、研究這些配方。很快,他被提拔當了班長,工資也增加到2000元。
在班長的職位上幹了一年後,他又感到不滿足,他想:要想挑戰高薪職位,必須進入外資企業,因為外資企業待遇高,發展前景廣闊。
勤奮自學闖過外語關
2005年7月,羅中木打聽到江蘇省太倉市有很多德資企業從事印刷和裝飾材料的生產,他考慮到這是自已到外企大顯身手的好機會,想到此,他告別家人,毅然踏上了去太倉的征途。羅中木來到太倉市後,滿懷自信地走進人才市場,不出所料,油墨調色技術真的還成了德資企業的香餑餑,他很快就應聘到板橋新區一家德資企業做了一名調色師傅。羅中木在工作中得心應手,深受外企老闆的賞識。
然而,擺在羅中木面前最大的一道難題是:他與老外交流存在嚴重的語言障礙,他一個初中生,當年在學校裡學的一點外語,早就忘得一乾二淨了。他每次見到老外只能說一句“哈羅”,其餘的完全靠打手勢,有時,為一句話他和老外反覆地打著手勢,可老外仍然不明白他的意思,急得他團團轉。此時,他深深感到自己的知識太貧乏,要想在外企發展,首先必須過好語言交流這一關,自己必須從頭學起。
他買來英語復讀機,將各種單詞記在一個個小卡片上,隨身攜帶,沒事時就將單詞卡片拿出來讀,同時還利用與老外接觸的機會進行“演習”,還在租房的牆壁上貼滿了外語單詞。那段時間,他滿腦子裡裝的全是各種外語單詞。經過3個多月的勤奮自學,他終於闖過了外語這一關,基本上能與老外順利地進行語言溝通了。
2008年3月,羅中木應聘到太倉市德資企業世德科裝飾材料有限公司當了一名油墨調色師傅,工資4000元。這家德資企業是專門生產各種高檔裝飾材料的企業,工作具有很強的挑戰性,廠裡要針對不同的客戶要求生產各種不同顏色的裝飾材料。作為一名油墨調色師傅,羅中木深感自己責任重大。為了攻克一個個技術難題,他總是不斷地思考,虛心向老外求教,上網查資料,向經驗豐富的老工人請教。根據客戶要求的不同顏色,他提出:將每種顏色的油墨做成一本色卡標本,並將各種顏色的油墨編上號,這樣使用的時候即可按照編號直接到倉庫提取。這一措施的實施,既節省找油墨的時間又減少浪費,受到老闆的好評。
攻克技術難題,
終成年薪30萬外企副總
2008年11月,羅中木攻克的一道技術難題,使自己的命運發生了根本轉變。當時,上海一家裝飾公司急需一種高檔裝飾材料,但顏色是羅中木所在企業從來沒有生產過的一種特殊顏色。羅中木拿到產品樣本後開始犯難,而廠裡的技術工程師也一籌莫展,如果推掉這單業務,廠裡將失去賺取100多萬元的機會。羅中木心想:一定要保住這份訂單。他又開始忙開了,首先對本廠生產的各種顏色的產品配方進行比對,找出它們的特點,反覆研究各種顏色配方的比例,然後上網查閱資料,經過多次的除錯和實驗,一個星期後,他終於將這種顏色的配方研究出來了,並得到了客戶的認可。
羅中木的研究成果投入生產後,德國老闆十分高興,將他提拔為生產主管,年薪10萬元。羅中木並不滿足,他要向最高的職位挑戰。當時他也為自己的“野心”感到吃驚,自已只不過是一位從農村出來的打工仔,並且只有初中文憑,能行嗎?但他轉念一想:自己不是從底層打工仔幹到了生產主管嗎?現在離當上副總經理只有一步之遙,何不奮力一搏呢?羅中木堅定了挑戰副總經理職位的信心。
有了奮鬥的目標和工作的方向,羅中木便一一付諸行動。
在工作中,羅中木身體力行,與工人們一道狠抓產品質量,對不合格的產品做到堅決不出廠。在抓好產品質量的同時,羅中木又根據客戶的要求不斷研發新產品,以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透過近一年的不懈努力,該公司的產品終於開啟了中國市場,全國知名的裝飾企業紛紛要求訂購該公司的產品。羅中木辛勤的耕耘終於獲得豐厚的回報,他的工作才能和業績獲得總公司老闆的賞識,被老闆提拔為分公司的副總經理,專管生產,年薪為3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