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看就是個當媽的

[ 親情故事 ]

小學三年級的時候,老師問我媽是幹什麼工作的。我愣了半天,說:“我媽?我媽……不就是個當媽的?”

真的,很久以來,我都以為媽媽只是個在家當媽的——洗洗涮涮,伴隨著嘮嘮叨叨,偶爾寫寫弄弄。有一次,媽媽在杭州看一場演出,突然被兩個啞劇演員請上舞臺,讓媽媽坐上太師椅客串母親的角色。事後,他們對媽媽說,那天演媽媽角色的女演員因故缺席,他們只好在觀眾席中迅速“掃描”,一眼就看中了媽媽,還說:“你一看就是個當媽的!”

於是我看到《北京青年報》上刊出了一張照片——一對來自北京、曾獲國際最像人物比賽大獎的雙胞胎弟兄,正在表演啞劇《出生》。照片上的媽媽很安詳地彎曲著背,享受著這哥倆孝順的捶擊。我看了照片還哭了鼻子,大聲責問媽媽,怎麼又多了兩個大兒子。事實上,媽媽給我留下的最深印象就是那彎曲著的背。她自己也說:“媽媽的背理應是你童年的搖籃。”因為我小時候多病,一生病就趴到媽媽的背上。那時候,媽媽的背是一副擔架,把我一次次抬進醫院。當我遇到一些跨不過去的“河流”時,媽媽彎曲的背又變成一座橋,讓我渡過難關……

在北京,一位阿姨給媽媽送來一輛腳踏車,說騎車帶兒子吧,別揹著,太累。於是媽媽就去買架在車上的寶寶椅。誰知一連轉了三天也沒見到。她只好彎著腰,去敲一個個鄰居家的門,像一個要飯的,去討一把別人用過的寶寶椅。遺憾的是仍然沒有。原來,北京人愛用一種固定在腳踏車後面的金屬寶寶椅,而媽媽想要的是用竹條編的那種,因為她怕鐵椅子涼著我的屁股,使我容易生病。媽媽繼續不屈不撓彎著背向別人討,結果媽媽的精神感動了一位胖阿姨。有一天,突然傳來了一聲脆亮的吆喝:“如姐,我給你討來了!”只見那位阿姨兩手各舉著一把寶寶椅,像舉著兩面勝利的旗。那胖阿姨也是跑了十來戶人家討來的。

從此,媽媽在腳踏車後面馱著我,前面裝著一個擱菜的兜兜。我總是看到媽媽彎曲著的背。北京的路那麼長,我常常坐著坐著就趴在媽媽背上睡著了。我感覺這背上有家的溫暖,也有單親媽媽支撐這個家的許多無奈。那時我們住在筒子樓裡,什麼電器也沒有。沒洗衣機,我就跟媽媽去買搓衣板,記得至少跑了七八家雜貨店才買到一塊。至今我還記得媽媽彎曲著背,坐在一張小板凳上,前面是裝滿髒衣服的小木盆,盆中擱著那塊搓衣板。媽媽正捲起袖子,在搓衣板上用力搓著……

當時我不知道,媽媽其實在中央電視臺工作,偶爾出現的鏡頭裡,媽媽很從容地採訪著眾多名流。聽說媽媽年輕的時候,還有點傲氣。因為有才有貌,所以頭昂得挺高。自從有了我,頭就一點點低下去,背就一點點彎下來……

直到現在,媽媽還經常為我彎下腰。上次我在學校闖禍弄破了手,血流不止。媽媽得知後,立即趕到學校。只見她彎下腰,對老師說:“對不起,我家孩子又給你們添亂了。”到了醫院,又彎下腰問醫生:

“要不要緊?需要縫針嗎?”我突然感到很對不起媽媽。因為是我,讓媽媽操了太多的心。那天回家後我主動彎下腰對媽媽說:“對不起,讓您彎了太多次腰。我讀了史鐵生的書,他寫書的全部動力最初來自一個願望——要讓媽媽驕傲一下。我也一定要讓您重新直起腰,昂起頭!”

媽媽笑容裡含著淚,說:“史鐵生的媽媽可沒等到讓她驕傲的一天。媽媽並不是為了讓你報答才來當這個媽媽的。我只想你將來成為一個站立著的人!只要某一天你在我的墓碑上寫著:一個盡力當媽的……”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