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長女下落之謎:紅色公主竟是村姑

[ 歷史故事 ]

在紅軍東征的途中,毛澤東與賀子珍生下一女,因在征戰途中,孩子被送給當地農民撫養。

孩子被送出後,她的死活便成了一個謎。為了確認這個“紅色公主”的死活,從中央到福建地方,有關人員幾十年來一直在不斷努力。

尋找“紅色公主”的經歷頗具傳奇性,其最終的結果也多少讓人感慨不已。

孩子生在東征途中

年初春的閩西山區,兩匹快馬穿行在龍巖山城的薄薄霧靄中,將一位紅軍少婦送進虎嶺山麓的愛華醫院。在這兒,年方二十的賀子珍生下了長女,取名“毛金花”。孩子尚未滿月,賀子珍便經閩西特委書記鄧子恢的介紹,含淚將她親手送給了龍巖城裡的補鞋匠翁清河。

年春,毛澤東率紅軍東路軍東征漳州。途經龍巖,毛澤東雖然十分想念女兒,但軍政事務纏身,無暇顧及;而此時,賀子珍未隨軍行動,知情人鄧子恢又遠在異地,毛澤東便吩咐胞弟毛澤民代為看望。毛澤民在龍巖城區蘇維埃政府主席陪同下,找到了補鞋匠翁清河,得到的卻是小女孩已死的訊息。毛澤東接報後十分傷感,沉默了好一會兒,嘆口氣說:“真可惜啊!”

託人調查女兒下落

雖風傳女兒已不在人間,但賀子珍既不相信也不死心。建國伊始,她多方託人尋找,胞妹賀怡還死在前往江西的尋親路上。年,政務院內務部長謝覺哉率中央慰問團前往閩西慰問老區人民,毛澤東也託其調查女兒的下落。

年,毛澤東又特別鄭重地向回鄉省親的中央農村工作部部長鄧子恢交辦一件事:“鄧老啊,我還有個小女孩放在龍巖,你回去後幫我打聽一下,看看還在不在?”

鄧子恢表示:“請主席放心,我回龍巖後一定調查清楚,解鈴還須繫鈴人……”鄧子恢攜夫人陳蘭回到龍巖的第二天,就找來翁清河詳加調查。這位補鞋匠一口咬定女孩已死。鄧子恢怏怏回京,毛澤東聽後,十分沉痛,連聲說:“可惜啊,真是可惜!”在一次會後,毛澤東遞給鄧子恢一個裝有元錢的信封,要他代寄給翁清河。

年初夏,時任全國婦聯副主席的康克清指示福建省婦聯黨組書記任曼君(任弼時堂妹)幫助弄清有關情況。於是,福建省婦聯和龍巖地區婦聯、龍巖縣公安局組成了一個秘密工作組,著手調查。

月花是昔日金花嗎

年元旦過後不久,一封署名“楊月花”的群眾來信要求龍巖行署副專員吳潮芳幫助調查身世。楊月花的信,受到了來龍巖指導工作的福建省省長魏金水的重視。年月日,在魏金水的主持下,龍巖縣委召集楊月花及其養母邱蘭仔、舅母鄭秋地及翁清河夫婦等有關人員參加座談會。邱蘭仔坦陳楊月花非己親生(給月花取楊姓,乃因邱蘭仔的結髮夫君姓楊),是邱應松(楊月花的“伯父”)抱來的紅軍小孩。翁清河敘述說:年五六月間紅軍離開龍巖前夕,他經鄧子恢的介紹收留了毛金花。不久國民黨白軍來了,他甚為懼怕,就瞞著老婆林大姑把毛金花送給了商會隔壁石壁頭翁姑撫養。不久,國民黨旅長楊逢年果然親自審訊了他,問毛澤東孩子的下落。他怕連累翁姑,就騙說死了。翁姑抱養毛金花時間不長,後來七轉手八轉手又送給了邱應松。解放後政府調查孩子下落時,也就說“死了”,這樣省得多事。翁清河說完,指著楊月花告訴魏金水:“魏省長,楊月花就是當年毛主席和賀子珍的女兒毛金花。”

魏金水見事情已粗粗理出個頭緒,和氣地對翁、邱兩家說:“你們先回去休息吧,明天我請你們兩家吃個飯,大家當面把情況再作些補充。”

撫養人緣何出爾反爾

僅隔一天,翁清河卻變了卦:“報告魏省長,昨天我說錯了,毛主席的小女孩養到第二年六月初十左右,不幸得病死了……”

魏金水嚴肅地問:“你昨天還說楊月花就是,怎麼現在又說不在了?”翁清河狡辯說:“昨天我和楊月花一起來開會,當時她在面前,我不得不承認幾句。”由於翁清河的出爾反爾,調查取證工作只好暫停。翁清河為什麼要出爾反爾呢?

翁清河的女兒翁椿木、女婿蘇仁鴻說:一怕解放不久,天下是紅是白還不知道,就是怕“變天”,以後國民黨反攻回來,知道這事定生命難保;二怕照實說孩子沒死,政府來要人,卻又交不出人來,還背上個不仁不義扔棄主席女兒的罪名,所以他就乾脆說是“死了”,這樣就無處可問了。這次政府來調查,他還對我們說:“過去我說已死了,現在卻說真情,怕就怕說我們欺騙政府,也同樣交不出人來,乾脆說‘死了’省事。”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