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蘇聯學習經濟
經濟不是毛澤東的長項。(注:年月毛在同企業界人士談話時說:“在經濟上,我是個外行。”)
就在奪取全國勝利前不久,毛公開說過他首先關注的是經濟。“我們必須學會我們原來不懂的東西。”他警告說,“我們必須向一切內行的人(不管什麼人)學經濟工作……不懂就是不懂,不要裝懂。”
三年過去了,當他和他的同事們面臨著為剛剛取得和平的幅員廣大的國家制定一套全面發展的戰略時,他們的確是如此行事的——還聘請了蘇聯專家來幫助自己。一項以蘇聯的實踐為模式的五年計劃制定出來了,由蘇聯援建的一百多家大型重工業企業是其核心內容。
以後毛曾抱怨說那段時期受到了“教條主義”的控制。“因為我們不懂,完全沒有經驗,”他說,“橫豎自己不曉得,只好搬,不管文章正確不正確,中國人都聽,都奉行,總之是蘇聯第一。”但在年,俄國人的指導卻是毛所想要的東西。那年春天,他個人敦促官員們要“在全國範圍內掀起學習蘇聯的高潮”。
只有在兩個主要方面中國擺脫了蘇聯的道路。毛採取了一種自願的、逐步引導的方法,取代了斯大林主義的強迫集體化的程式。首先鼓勵村民們組成互助組,少數幾家人聯合起來,共享耕畜、農具和勞動力;以後進入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其成員以其土地數量與所付出的勞動總量的總和按照比例取酬;以後是高階生產合作社,在那裡全村的土地和設施都成了集體財產,其成員只在勞動的基礎上取酬。
與此相似,在工商業界,毛在年夏提出來的“社會主義改造的總路線”保留了新民主主義制度的物質成分。他宣佈說,為在城市中建設一個社會主義經濟,需要我們用“年或者更多一點時間”,在農村要用年時間。在這段時間中,中國的私營企業主們(其精神已為“五反”運動的暴力所粉碎)都要將企業改造為與國家合作的公私合營的關係,國家允許他們繼續抽取/的利潤。
高崗要搶先下手
早在年,在他們試圖完成的改造步伐問題上,就曾發生過一場爭論。那一年,財政部長薄一波在劉少奇的支援下,曾經為情勢所迫說過農業合作化推進過快的話。
個月後,在毛的贊同下,此時已擔任政治局高層委員、東北地區黨的首領的高崗提出相反的觀點。迅速的合作化是絕對必要的,他說,因為,如果“農民自發的資本主義傾向”得不到控制的話,中國的未來將是資本主義,而不是社會主義。以後,高、薄兩個人又再度交鋒,這一次是關於稅收政策。薄提出平等對待國有企業與私營企業。高指責他鼓吹“階級調和”。毛又一次支援高。他說,薄被“精神的糖衣炮彈打中了”,使他屈從於資產階級思想的影響。如果黨的事業要前進的話,這樣的“右傾偏向”必須予以糾正,“講清楚社會主義道路和資本主義道路的問題”。
這樣,戰線就拉開了。年代初這些微妙的爭論所形成的兩難推理——經濟增長對於自發的資本主義;意識形態的命令對於客觀現實;社會主義道路對於資本主義道路——將會在此後幾年迭次的政治大動盪中發生反響,例如反右傾運動、大躍進與“文化大革命”。動亂的種子已然播下。
高是共產黨特權組織中的一顆上升的新星,比劉少奇和周恩來小六七歲,他“不圓滑世故,熱情奔放,有能力”,並且更重要的是,毛喜歡他。他還野心勃勃。在東北,他越過自己的許可權去發展與俄國官員的交往,並且明顯地利用了這一渠道散佈了劉和周親美的流言。劉是他攻擊薄一波的背後真正目標。
年晚秋,當毛將高召到北京主持國家計劃委員會時,中國正打算轉變到計劃經濟。因此,這是一個關鍵性的重要職務。到第二年春天為止,高處心積慮要取劉而代之。其他的因素也起了作用。毛正覺察到他的國家職責相當累人。
年起他開始談及“退居二線”來,他說此話的目的是想擺脫黨和政府的日常事務,讓那些年輕一些的同事們去做,這樣他就能專心致志於大政方針和理論研究了。這並不是暗示毛的控制可以稍加削弱。
年月,他發現黨的中樞神經——中共中央辦公廳——的主任楊尚昆,在事先沒有徵求他同意的情況下擅自發布指示後,大為光火。“這是錯誤的,是破壞紀律的。”他震怒了,“嗣後,凡用中央名義發出的檔案、電報,均須經我看過方能發出,否則無效。”
而對高崗來說,“二線”之類的講話就是一個迅速行動的訊號,要在毛的引退、允許劉牢固樹立自己作為接班人的地位之前下手。
他還進一步從莫斯科發生的事件中得到鼓舞,那裡在斯大林去世之後,相對年輕的捷奧爾基·馬林科夫繼承了他的衣缽。而那班老的政治局成員們,像莫洛托夫和卡岡諾維奇等都消失了。如果馬林科夫在俄國辦得到,高暗地裡盤算道,為什麼我在中國就辦不到呢?
陰謀破產了
高首先在華東取得勝利,他給該區領導人饒漱石提供了總理的預期職位。
然後,由於一次極其罕見的機會,他獲得了一份新政治局委員草擬名單的副本,這是中央委員會機關中劉少奇的一位助手準備的作為下一屆黨代會的工作檔案。它提議增加像劉這樣內戰中在國民黨控制的“白區”工作過大部分時間的人的代表席位,其中的典型人物就有薄一波,他們取代了一些在紅區戰鬥過的人。掌握了冒煙的槍桿子並聲稱擁有毛的支援的高崗,開始爭取在前紅區工作過且頗孚眾望的同事們的支援。
彭德懷首先落入了陷阱。林彪也是。但鄧小平覺察到有什麼不對頭,便打了一份報告給毛。把政治觸角放在了莫斯科並曾目睹斯大林在大清洗中的作為的陳雲,也通報給了主席,後者要這兩人緘口不言。
毛此時設下自己的伏兵。月政治局開會時,他宣佈說他準備到南方休息幾個星期,並像往常一樣提議劉代理他的職務。高跳起來去咬餌了。他建議說,主席不在的時候,其他政治局高層領導人為什麼不輪流負責呢?毛指示說,他會考慮這個主意。
接下來的兩個星期中,高瘋狂地以其他一些領導職位作為交換而遊走於其同事們當中,包括將他自己的職務提升到副主席,或者換個提法,就是總書記。
到月日為止,當政治局再次開會時,毛已經聽說夠了。他指責高有非原則的派性,進行“地下活動”,並企圖加強他個人的權力。陰謀破產了。
以下的幾個月中,勝利者與失敗者各有應得報償。
年月,高企圖自殺。月他再次服毒自殺,結果了自己。饒漱石遭逮捕,年後仍身陷囹圄,並死於肺炎。
彭德懷與林彪做出了申訴,說是自以為高的行動得到毛的贊同後被免除了罪責。
鄧小平提升為中央委員會秘書長,隨後又提升到政治局。陳雲也獲榮升,在兩年後的八大上,他成為黨的副主席,而鄧也被提名總書記。
(摘自《毛澤東傳》 文/ [英]菲力普·肖特 譯/仝小秋、楊小蘭、張愛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