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東有四次婚姻,他比楊開慧大歲,在四次婚姻中,毛澤東最珍愛的首推楊開慧,他稱楊開慧為“驕楊”、“我親愛的夫人”,也是毛澤東忠誠的伴侶、革命征途中的賢內助。
開慧思念毛澤東
楊開慧比毛澤東小八歲,毛澤東是她父親楊懷中(昌濟)教授在湖南第一師範的高足。
自那以後,楊開慧結婚七年,連生了三個兒子。她跟隨毛澤東去上海、廣州、韶山、武漢、長沙,過著朝不保夕、顛沛流離的動盪生活,幾乎沒有過一天安頓的好日子。
楊開慧與毛澤東的夫妻生涯是在毛澤東秘密工作中度過的;楊開慧對毛澤東的忠誠與愛,更是難以言喻。開慧知道,與毛澤東再次見面,難於上青天。所以,她把她的愛,傾訴在字裡行間,藏在牆縫屋角。她想,這感情的記載,終會傳到毛澤東手裡,那就死而無憾了。實則上,這是用血淚寫成的七篇散記。最後一篇是年再度修繕她的臥室時,在室外屋簷下霍然露出,那是
幾天睡不著,我簡直要瘋了,許多天沒有信,天天等。
我不要這樣悲痛,孩子也跟著我難過,母親也跟著難過。
即使他死了,我的眼淚也要纏住他的屍體。
一個月一個月半年一年以至三年。
他丟棄我了,一幕一幕地,他一定是丟棄我了。
他是很幸運的,能得到我的愛,我真是非常愛他的喲。
不至於丟棄我,他不來信一定有他的道理!
父愛是一個謎,他難道不思念他的孩子嗎?我搞不懂他。
我要吻他一百遍,他的眼睛,他的嘴,他的臉頰,他的額,他的頭,他是我的人,他是屬於我的,只有母愛是靠得住的。
開慧對於毛澤東的愛是偉大真摯的,她渴望有個男人守望在身旁,然而,她心無旁騖,只愛毛澤東。她寫道:
人的感情真是奇怪,王春和那樣愛我,我連理也不想理他。我真愛他呀,天哪,給我一個完美的答案吧!
在開慧思念毛澤東幾乎瘋狂之際,毛澤東正在“走麥城”,而且,這二打長沙,成了何鍵捕捉楊開慧的直接導火索,這是毛都想像不到的慘劇。
所以,楊開慧發自肺腑、無奈之極地說:
只要每月能夠賺到六十元,我就可以叫回他,不要他做事了,那樣隨他的勢,他的聰敏或許還會給他一個不朽的成功呢!
楊開慧就義解密
年冬天,毛澤東與楊開慧在南門妙高峰下的一座小樓結婚。船山學社毛澤東的臥室便是他們的新房。
年春夏之交,毛澤東到洞庭湖濱岳陽等地考察學校教育,進行社會調查。而新婚後的洞庭考察,正當中國共產黨誕生前夕,意義更加重大。但是,毛澤東是個性情中人,對於新婚燕爾的嬌妻,日夜思念,有時徹夜難眠。
情思難禁,詩興勃發,毛澤東揮筆寫下《虞美人·枕上》詞:
堆來枕上愁何狀,江海翻波浪。夜長天色總難明,寂寞披衣起坐數寒星。曉來百念都灰燼,剩有離人影。一鉤殘月向西流,對此不拋眼淚也無由。
這是青年革命家毛澤東的離愁別緒,兼寫身世的淒涼與哀怨,充滿了陰柔之美、陽剛之氣。
年月,湖南軍閥趙恆惕下令通緝毛澤東,他隻身去上海,那時楊開慧已懷了第二個孩子岸青,不能隨行。毛澤東月底又從上海去廣州,取道長沙。惜別愛妻,在南去列車上用鉛筆寫下《賀新郎》一詞向楊開慧傾訴:
揮手從茲去。更那堪悽然相向,苦情重訴。眼角眉梢都似恨,.aigushi.熱淚欲零還住。知誤會前番書語。過眼滔滔雲霧,算人間知己吾和汝。人有病,天知否?今朝霜重東門路,照橫塘半天殘月,悽清如許。汽笛一聲腸已斷,從此天涯孤旅。憑割斷愁絲恨縷。要似崑崙崩絕壁,又恰像颱風掃寰宇。重比翼,和雲翥。
年夏天,楊開慧和母親一起,帶著兩個孩子,來到上海毛澤東身邊,住了半年多,因毛澤東身體不好,帶著全家人回到韶山沖老家養病,毛澤東在家鄉一邊養病一邊組織雪恥會,成立了中共韶山黨支部。毛澤東去廣州不久,開慧又帶著孩子到了丈夫身邊,在那兒住了一年多,湖南農民運動高潮中,全家又回到長沙,住進了望麓園的一所房子裡。
毛澤東參加中央“八·七”會議後,作為黨中央特派員,回湘改組湖南省委。
結婚八年來,一家顛沛流連。吃百家飯,走萬里路。
年月,毛澤東去瀏陽文家市領導秋收起義,帶著工農革命軍上井岡山,楊開慧及三個孩子,只好寄居在板倉孃家,他們沒有真正的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