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眼中的“九一八”事變

[ 歷史故事 ]

斗轉星移。你是否還記得那首歌: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那裡有森林煤礦,還有那衰老的爹孃……

對於中國人來說,那是一段屈辱的歷史。如今,它已經過了整整八十年。

從到,九一八事變後的這八十年,日本人是怎樣看待那段歷史的?“活在當下”的同時,歷史真的可以忽略不計或任意美化嗎?

從某種程度上,瞭解他們的看法,才更有助於我們清晰地看到中日關係的癥結所在。

紀念日:渲染“被害”,匱乏反思

很多日本年輕人根本就不知道“九一八”是什麼日子;但對於日本自身的“被害”,卻是牢牢記住:日本是唯一被髮射原子彈的國家,日本人深受原子彈之害……

《國際先驅導報》特約撰稿黃文煒發自東京 當中國國內還未拉開紀念“九一八事變”週年的活動序幕時,日本已經提前把中日在歷史問題上的敏感性擺到了檯面。

最新的“依據”緣於今年月,黑龍江省方正縣拆除了“日本開拓團民亡者名錄牆”。日本媒體索性從東京趕到方正縣,細述中國多年的“反日教育”和方正縣“委屈被批為漢奸縣”。

月日將迎來‘柳條湖事件’(即九一八事變)爆發週年,預計這段時期中國的反日氣氛會日益高漲。”日本《東京新聞》如是評估道。猜疑、“憂慮”情緒開始浮現在日本媒體版面——這往往是日本選擇性忽略侵略戰爭帶給亞洲其他國家傷害的慣用思路。

除了“九一八事變”,縈繞中日關係心結的還有其他紀念日:如“七七事變”、“八一五”投降日、“·”抗戰勝利紀念日等。於日本普通民眾而言,他們如何看待這些歷史節點,無疑成為反映其內心深處對侵華史觀看法的一扇視窗。

戰爭紀念片主打愛和親情

日本把月日稱為“終戰日”,每到“·”前後,電視臺都會播出戰爭紀念片,但主題基本上是呼喚和平,內容多表現親情和愛情。例如今年,富士電視臺在月日播出表現戰爭中兄弟情的電視劇《最後的紐帶》,說的是哥哥在美國謀生,參加了美軍,而弟弟成為日軍敢死隊成員,兄弟倆在沖繩戰場相逢,本是站在敵我雙方立場的兩人,最後兄弟愛和親情跨越了一切。

眾多電視劇中,每年NHK電視臺為紀念“終戰日”播放的節目最引人矚目。今年月日,該臺播出了紀實性電視劇《藍眼睛的(中國)少年兵》,以一位還存活著的日本老兵——已經歲的藤先生對當年戰爭的一段真實回憶為中心內容而改編。電視劇由中日混血兒、少年明星小針昇平主演。故事的時代背景是年秋季,當時日軍的一支連隊在行軍途中,發現一個掉了隊的中國(重慶)少年兵——羅布信。他有一雙明亮的大眼睛,只有歲。後來,他被日軍的藤井收留。在激戰中,少年兵被當做雜役,後來在炮擊中左眼受傷失明。日本兵像對自己的弟弟一樣愛護他,他們在相處中建立了深厚的友情。

電視劇表現了這樣的主題:如果沒有戰爭,日本人都是有情有義的普通人,被收留在日軍中的中國少年兵,他那淳樸的性格、可愛的笑臉給在戰爭中苦熬計程車兵們帶來了很大安慰,他們在同甘苦共患難的生活中透過交流,士兵們的人性和良心得以萌發。電視劇把戰爭故事描寫得有些浪漫色彩。而關於這部電視劇還有一個後續話題:導演久保田在電視劇播放後,受藤先生的委託,想與中國電視臺合作,共同製作一個“尋找羅布信”的節目,如果當年的少年兵還活著的話,已過歲了。

少年明星小針昇平的母親是中國人,她曾打聽是否有中國的電視臺願意引進這部電視劇,結果還是未能如願以償。當然,小針昇平的母親也能夠理解的原因之一是,日本所拍攝的戰爭題材影視片,視角本身缺乏對戰爭責任的反思。所以,中日兩國關於戰爭的價值觀能夠互相融通和理解的那天還遠未到來。

強調作為“被害者”的悲傷

隨便問一個日本人,月日月日是什麼日子?他們準會告訴你:那是廣島和長崎遭受原子彈的日子。很多日本年輕人根本就不知道“九一八”是什麼日子。抗日戰爭在日本普遍被叫做“日中戰爭”,過去曾稱為“支那事變”、“日華事變”。但對於自身的“被害”,日本卻是牢牢記住,日本人從小學開始就接受這樣的歷史教育:日本是唯一被髮射原子彈的國家,日本人深受原子彈之害……

每年的月日和日,廣島和長崎都要舉行隆重的悼念儀式,紀念在原子彈爆炸中死難的日本人。每次在追悼儀式上,人們點上和平之燈,中小學生合唱歌曲,大家為犧牲者默禱,態度很虔誠,場面莊嚴肅穆。

日本有眾多以原子彈爆炸為故事背景的影視作品,都拍得相當感人,日本人把原子彈爆炸稱為“被爆”,他們在“被”字上做足了文章,那種“被害”的悲傷甚至被營造得充滿了詩意和美感,但這種日本式的悲傷卻是孤獨的。

筆者曾聽日本的和平人士說起,當年的廣島曾是日本的“軍都”,年即明治二年,以兇猛作戰著稱的第師團成立,總部就設立在廣島。年以前,廣島的宇品港是輸送侵華日軍的重要出港口,絕大部分侵華日軍都是從那裡出港。廣島曾是日本重要的軍事城市,這也是其遭受原子彈襲擊的原因之一。日本在南京進行大屠殺、部隊搞人體實驗、實施細菌戰,對重慶、成都等地實施無差別轟炸……這些都和廣島的悲劇有千絲萬縷的關係。這一切,如今的日本民眾哪怕是廣島人、長崎人都知之甚少。

每年月日,靖國神社裡總是熙熙攘攘,祭奠“英靈”的人不少。還有一些“遺老”穿起舊日軍軍服,拿著軍刀招搖過市。在靖國神社的附近,有個千鳥淵公墓,它的正式名稱是“千鳥淵戰死者墓地”,每年日本政府都要在這裡隆重舉行追悼儀式,悼念戰死者,天皇出席。海上自衛隊遠航艦隊出航前,也會來此地參拜。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