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女人為何愛穿露乳裝?

[ 歷史故事 ]

  據說李世民屬於漢化的鮮卑族,鮮卑屬於東北民族,李世民的爹李淵是漢族,不知道是否是漢化的鮮卑,但是李世民的媽確定無疑是鮮卑族,當然現在所謂鮮卑族已經成為漢族了,民族團結更重要。

  據考證,唐朝好像更流行的是袒胸裝,沒聽過有露乳的。比較落後的文化才多出現露乳的。而且最流行的時代恰好是武周時代。

  在女兒也能當皇帝的朝代,唐朝的女子於是採取了一系列挑戰傳統和男權的女權行動。

  她們穿男裝,打馬球,崇尚和追逐各種外來的風尚。在傳統裙襦裝基礎上改造形成的袒露裝,不但將脖頸徹底暴露,而且連胸部也處於半掩半露的狀態。

  在唐代,這是自然的,美的,時尚的,高貴的。

  那時的文人也比較認女子把美態表露出來,初唐歐陽詢《南鄉子》中就有“胸前如雪臉如花”的句子。

  還有其他文人“長留白雪佔胸前”,“粉胸半掩疑晴雪”等詩句,都是對這種袒露的真實描寫。

  從那些唐代的仕女畫中我們還可以看出,女性日常穿著的低胸裝和抹胸裝都是非常飄逸寬鬆的,追求的是吳帶當風的飄逸感,崇尚身體的自由發展,充滿活力,這也符合唐代“以肥為美”的審美標準。

  當然,那樣的穿著只限於貴族婦女,普通女子的穿著還是保守的。這點與現代有點相似,至少低胸露背的服裝太貴,估計普通女子也買不起!連“乳房”這種女人最隱私的部位也敢堂而皇之地露出來,也能從另一方面反映出古代性自由在某些朝代是非常大膽又開放的。

  女冠者,道姑也。唐代尊崇道教,大量女子出家,甚至有一堆公主也趕時髦去當女冠。加上唐朝風氣開放,就形成了唐代特有的女冠現象,可謂是女冠也瘋狂。

  李冶,當屬女冠中的風流人物。此女早熟,李冶的父親斷言:“此女子將來富有文章,然必為失行婦人矣。”於是將她送入玉真觀修行。李冶生性風流,即使進了道觀,做了女冠,也是不改風流本色,依舊我行我素。

  李冶不僅美貌,且才華橫溢,加之彼時道觀開放自由,她便結交了眾多社會才竣文人雅士,親密往來的有名士朱放、茶聖陸羽等人。她的女性身份,她的美麗,她的黠慧,使她成為各色文人聚會中那一抹明豔的玫瑰色。

  有一次她甚至在宴會上大講黃段子。李冶的大膽與放蕩,已完全不輸於今日的豪放女。顯然,席間的男性也已非常瞭解她的不羈個性,熟悉她的出位談笑,所以完全不覺有唐突之處,而李冶自己也全然不覺羞於啟齒。

  李冶的大膽與放蕩,已完全不輸於今日的豪放女

  不乏愛情,不乏異性,不乏熱鬧,雖為女冠,李冶的世俗生活卻是多姿多彩。我行我素,自由社交,自由談笑,自由創作,李冶放縱恣肆的單身生活倒也讓人羨慕。性別的芥蒂,道德的約束,在她那裡卻是不起作用。

  有人說,李冶是半娼半道。出此言者太不厚道。李冶雖縱情豪放,卻是和娼妓大有不同。娼妓不是賣色,即是賣藝,但李冶並不做交易,她只是以她的真性情去結交異性,去愛異性,去生活。

  唐代女性服飾

  熱播范冰冰主演的《武媚娘傳奇》因尺度太大,遭到廣電封殺。閒翻古籍,我發現,中國古代女子的妝飾,登峰造極者當首推唐朝,服飾愛露胸;而唐代之代表,又首推皇室。

  白居易《上陽人》雲:“小頭鞋履窄衣裳,青黛點眉眉細長。外人不見見應笑,天寶末年時世妝。”這首詩的意思是說,一些白髮宮女,在冷宮中消磨了多年光陰,一直保持著進宮時最時髦的打扮,卻不知道已徹底過時了。

  這不僅說明唐代已經有了非常明確的時尚概念和“時世妝”的說法,而且也告訴今人唐代女子追求時尚是堅持與時俱進的。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