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唯一與毛澤東保持單線聯絡的中共超級臥底

[ 歷史故事 ]

本文摘自:《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作者:李敏傑趙仕樞,原題為:《毛澤東為他取名傳奇的“六多”將軍範明》

毛澤東為他取名範明,為國民黨三十八軍起義盡心盡責

範明原名郝克勇,年月日出生在陝西省臨潼縣櫟陽鎮郝邢村一個耕讀世家。父親郝鵬程是西北軍的創始人之一,曾在楊虎城麾下任特種兵營長。郝克勇自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加上天資聰穎,歲便能通背《四書》、《五經》和唐詩宋詞數百首,還可以撰寫敘事明理的短文,並將傳統中醫書《千金方》背得滾瓜爛熟,能為鄉親們開方子治病,由此在家鄉成了有名的神童。

郝克勇的大哥郝克俊在大革命時期,由當時任中山大學政治部主任的鄧小平介紹,同王炳南、張策一起加入共產黨,畢業後被黨派到楊虎城部任一連指導員。年楊虎城送郝克俊到上海政法大學上學,併成為該校共產黨的負責人。年郝克俊把郝克勇接到上海考入建國中學上學。年上海“一·二八”淞滬事變爆發,郝克勇與同學沿街募捐,把市民捐獻的慰勞品送到了十九路軍駐地,並隨大哥參加了十九路軍的抗日義勇軍。同年月,他參加了共青團。年考入上海復旦大學,主修中文和哲學。年冬又考入國民黨財政部開辦的鹽務稅警官佐學校。這所學校的教官全是馮玉祥送到美國西點陸軍大學的畢業生和張學良東北講武堂的畢業生,其中還有一批共產黨員。畢業後,郝克勇被分配到貴州天柱縣當鹽務稅警分隊長,因扣留了湖南省主席何鍵的走私鹽船,得罪了何鍵,年“西安事變”爆發後,何鍵乘機把郝克勇打成“小楊虎城”,迫使他於年月返回西安,後考入東北大學政經系三年級繼續學習,並加入了民先隊,組織了抗日救亡團體“夏藝學會”,由他擔任會長。年秋,郝克勇率領“夏藝學會”大多數學員,轉到了安吳青訓班,見到了馮文彬、胡喬木,溝通了與共青團組織的關係。

年初,郝克勇由共青團轉入共產黨。月,趙壽山在陝西三原成立十七師教導大隊(趙月任三十八軍軍長後,改為三十八軍教導大隊),黨組織因郝克勇與楊虎城和趙壽山的特殊關係,派他到教導大隊任政治教官。

年春,中共陝西省委成立了三十八軍地下工作委員會,由蒙定軍、胡振家和郝克勇人組成。郝克勇充分利用《新華日報》、《大公報》和《大眾哲學》,以及三十八軍出版的《新軍人》等進步刊物,對部隊進行政治教育,同時還利用電臺收抄新華社來的訊息、社論,以及毛主席的《共產黨人發刊詞》、《新民主主義論》等,寫出了《黨的建設和三大法寶》、《中國走向何處去》、《蓮出於汙泥而不染》、《共產黨員須知》等文章和教材,對黨員和進步軍人進行經常性的思想教育和政治培訓。郝克勇始終堅持毛主席給抗大提出的“團結、緊張、嚴肅、活潑”的校風,開設了抗日政治工作、游擊戰術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等課程。與此同時,他還在教導隊建立了黨的組織,秘密開展黨的兵運工作。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