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為何選王洪文當接班人

[ 歷史故事 ]

王洪文,1935年生,吉林省長春市人,被捕前任中共第十屆中央委員、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委員會副主席等職。

一個工廠的保衛幹事,是怎樣被毛澤東看中,從而一步登天的呢?

從黨的九大開始,王洪文發跡

毛澤東認為,蘇聯出了赫魯曉夫,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斯大林沒有選好自己的接班人,所以他對接班人的問題格外重視。毛澤東自己選過三個接班人:第一個是劉少奇。第二個是林彪,並白紙黑字寫進九大透過的黨章。林彪叛逃後,毛澤東受到了沉重的打擊。歲月不饒人,毛澤東提出,要年紀小的,學問少的,立場穩定的,有政治經驗的,堅定的人來接班。經再三考慮,在1973年黨的十大上,毛澤東選定了他的第三個接班人王洪文。

說實話,身在上海的王洪文再有名,身居北京的毛澤東也不可能認識,但老天卻給了王洪文一個機會。1967年7月“七二○”事件後,經周恩來安排,毛澤東從武漢來到上海,住到西郊顧家花園414號招待所,當時正值上海“八四”事件。王洪文調動了30多萬工人,提著長矛短棍,出動了卡車剷車消防車,砸掉了反對市革委會和“工總司”的造反組織。毛澤東深夜坐裝甲保險車到外灘巡視,看見一群手持長矛、頭戴安全帽的工人在上海市革委會門前站崗,覺得上海的形勢與武漢大不一樣,工人造反派完全能夠左右全域性,非常高興。他對張春橋說,要重建上海民兵,指示武裝十萬工人。張春橋問,要不要發槍?毛澤東說,每人發一條棍子。因為看到毛澤東格外垂青工人造反派,張春橋讓電視臺多安排一些這類節目,毛澤東正好看到王洪文在批鬥會上的總結髮言。張春橋深知毛澤東要依靠上海的工人階級,所以就把王洪文和“工總司”當成自己的籌碼,將王洪文介紹給毛澤東。聽了王洪文的“紅色履歷”後,毛澤東非常感興趣。

1968年國慶節,黨中央、國務院邀請全國工人和工宣隊的代表到北京觀禮,王洪文作為上海代表團的領隊住進中南海。深夜,周恩來看望了他們。使王洪文感到意外的是,在那麼多代表中,毛澤東單獨接見了他。在檢閱遊行隊伍時,張春橋引領王洪文走進天安門城樓的貴賓室,看到毛澤東坐在中央的沙發上,張春橋主動避開了。王洪文向毛澤東敬禮,毛澤東把王洪文介紹給身邊的林彪。

按照習慣,毛澤東首先問王洪文是哪裡人。王洪文說,吉林省長春市郊人,1935年生。毛澤東屈指一算,正是偽“滿洲國”時,長春改名“新京”,成為偽“滿洲國”的首都。毛澤東問,家裡是幹什麼的?貧農家庭,父親早死,自己沒有讀完小學,就給人放牛放豬,也種一點田。16歲時報名參軍,又跟部隊參加抗美援朝。什麼部隊?二十七軍。哦,軍長是尤太忠,尤大麻子。我是軍部的警衛員和通訊員,當了六年半兵,在部隊入了黨,1956年復員,到上海國棉十七廠當保全工。1964年調到保衛科當幹事,“文化大革命”跟著毛主席起來造上海市委的反……毛澤東打斷,你現在是在工廠還是在“工總司”?王洪文說,在上海市革委會,也兼著“工總司”的工作,每個星期還要到廠裡勞動。毛澤東滿意地說,永遠不要脫離勞動,脫離群眾。這次談話,王洪文給毛澤東的印象很好,後來毛澤東一再說,王洪文種過田當過兵做過工,工農兵都齊了,後來又當過幹部,經歷比較全面。

很多人都以為王洪文是在十大才發跡,其實在黨的九大上,王洪文就“出人頭地”了。國慶觀禮結束後,代表團回到上海,王洪文卻被留在了北京,指定列席10月13日至31日召開的擴大的中共八屆十二中全會,毛澤東在會上當眾表揚了他。在10月13日的全體會議上,毛澤東說,我覺得上海比北京強,120萬工人掌握了局勢。10月31日閉幕式上,毛澤東在全體會上說,給大家介紹一個人,此人叫王洪文,站起來看一看。王洪文站起來。毛澤東說,他是上海“工總司”的負責人,上海市革命委員會的委員。毛澤東說,前年“安亭事件”就是他搞的。這次會議,有年輕的同志參加,很好,但是太少了。回到上海後,王洪文向徐景賢等人講了毛澤東接見他的過程,並把與毛澤東的合影送到上海展覽館展覽。

看到毛澤東對王洪文如此重視,張春橋馬上調整上海市革委會的座次,王洪文成了“王老三”,排在張、姚之後。接下來籌備九大,王洪文擔任上海籌備小組的負責人之一,並作為上海代表團的負責人出席黨的九大。王洪文被指定為華東大組的組長之一,還多次參加毛澤東親自主持的小型會議。1969年4月13日下午,在各大區組長會議上,毛澤東三次提到王洪文,並與他對話。4月14日,王洪文作為全國工人階級的代表發言。雖然大慶“鐵人”王進喜也是九大主席團的成員,但他在中央文革小組眼中已經“過時”了,張、姚主張另選“路線覺悟”高的造反派代表工人發言。由於王洪文在上海的奪權鬥爭中立過大功,理所當然成了上海工人階級的代表。4月13日下午,毛澤東才最後敲定發言人名單。明天就要講,王洪文急死了。他知道這是自己在毛澤東面前表現的最好機會。王洪文讓徐景賢趕快給他寫發言稿,並讓張、姚幫助審改。還向徐景賢借了15元錢,到大會小賣部買了一條黑色的確良長褲,配上新上衣,把自己打扮得更像個工人。

4月14日,周恩來、陳伯達、康生髮言後,毛澤東宣佈,王洪文同志講話。王洪文走上講臺,代表廣大工人階級,熱烈擁護毛澤東在九大的重要講話,擁護林彪所作的政治報告和新的黨章。在第二天的大會公報上,王洪文的名字第一次和毛澤東、林彪等中央領導排在一起,他的發言照片也被放在報紙的顯著位置。

因大批老幹部被打倒,九大279名中央委員、候補中央委員中,只有53人是八大的委員。4月23日下午,毛澤東接見部分代表時說,我們中央委員會絕大多數是工農兵,應該是一個工農兵代表的蘇維埃。今後我們提拔幹部,要在工廠、農村中選拔積極分子。王洪文就這樣被選進了九大的中央委員會。因為張、姚進了中央政治局,他們指定上海的工作由王洪文和徐景賢主持。

廬山會議上,王洪文在設不設國家主席的問題上,堅決站在毛澤東一邊。由於他和徐景賢及時向江青、張春橋提供了華北組六號簡報,立了大功。所以江青在廬山別墅接見了王洪文,說知道吧,(毛澤東)對你的希望是很大的。王洪文當然不傻,聽懂了話外之音,高高興興地下了廬山。一向不讀書的王洪文雄心壯志,表示要認真讀幾本馬列的書。他每天上午到徐景賢家讀書,讀了《共產黨宣言》、《國家與革命》等。以後又組織市委常委共同學習列寧的《唯物主義與經驗批判主義》。埋頭苦讀了一些天,徐景賢建議,向毛澤東寫個書面報告,彙報學習馬列著作的收穫,表態堅決揭露陳伯達一類的政治騙子,與林彪的“天才論”劃清界限。這份報告被冠以“紅標頭檔案”,由毛澤東批示印發全國省軍級幹部。

1971年“九一三”事件後,王洪文進一步得到了毛澤東的信任。他到北京接受毛澤東指示,負責上海地區的林彪專案工作。重要的材料由他派人直接送給周恩來轉毛澤東。

這時,毛澤東已經決定從下面選一個接班人,王洪文應該是第一人選。但毛澤東只見過王洪文幾面,這個年輕人能不能勝任?毛澤東決定先把王洪文調到身邊。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