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貴妃嫁給唐玄宗時早已不是處女

[ 歷史故事 ]

俺的意思是,楊玉環小姐進壽王宮的時候大半是處女,不大可能如傳聞跟堂兄有染;但是進唐明皇的後宮的時候,不是處女不奇怪,是處女倒奇怪!

  楊貴妃嫁給唐玄宗時早已不是處女

  白居易的《長恨歌》中這樣寫道:“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

  看上去,楊玉環是透過採選或者禮聘的方式入宮的,是直接選到君王身邊去的。

  然而,“地球人都知道”,楊貴妃原先嫁的是唐玄宗的第個兒子壽王李瑁,唐玄宗李隆基娶的是比他小歲的兒媳婦。

  《全唐詩》有兩處提到楊貴妃的前夫“壽王”:

  李商隱的《驪山有感》寫道:“平明每幸長生殿,不從金輿惟壽王。”玄宗與楊貴妃遊幸,只有壽王有意避開。

  李商隱的《龍池》寫道:“夜半宴歸宮漏永,薛王沉醉壽王醒。”薛王喝醉了,壽王卻清醒著,如此喧囂熱鬧的宴會,壽王總是心事重重,食不甘味。

  即使如此,還有人認為雖有壽王那碼子事,但是楊家這黃花大閨女根本沒讓花轎抬進壽王府,隨後就當了女道士,被唐玄宗納入宮中的時候還是處女。持此觀點的有清初大學者朱彝尊先生(《曝書亭集》卷《書楊太真外傳後》)。

  這個話題曾經有文史學家陳寅恪先生仔細考證過。俺這裡簡單說說。

  朱彝尊老夫子的意思大致是:據《唐大詔令》載,開元年月日楊玉環小姐被冊封為壽王妃。第二年,唐玄宗最寵愛的武惠妃(就是壽王他媽)死了,後宮佳麗四萬人,李隆基同志愣是誰也沒看上。於是,就有拍馬屁的打小報告,說老楊家那閨女是絕色的大美女,可是已經說給壽王當媳婦了,咋辦?咱就說玉環那丫頭“雖居榮貴,每在清修”,趕上竇太后(李隆基的媽)忌辰,她自己偏要出家,攔不住。於是開元年的正月初二,楊貴妃就入了道,號曰太真。也就是說,雖然冊了妃,但是既沒辦喜事,更沒入洞房,於是“妃由道院入宮,不由壽邸”,如果楊小姐沒有發生過婚前性行為,入宮的時候就應該是處女。

  雖然說得頭頭是道,可是偏就錯了,錯在《舊唐書》卷《后妃傳上·玄宗楊貴妃傳》的一句話:“(開元)二十四年(武)惠妃薨。”其實武惠妃是開元二十五年十二月薨的。證據有同書同卷的《貞順皇后武氏傳》,還有《舊唐書》卷《玄宗紀下》、《新唐書》卷《玄宗紀》、《唐會要》卷《皇后門略》、《資治通鑑》卷《唐紀》《玄宗紀》等。

  特別是《舊唐書》卷《廢太子瑛傳》敘述了唐玄宗殺他三個兒子的事。太子李瑛、光王李琚、鄂王李瑤,因為武惠妃專寵,自己的母親失寵,於是一向跟武惠妃不對付。開元年月,武惠妃的姑爺(咸宜公主的駙馬)在武惠妃面前說那三兄弟的壞話。於是玄宗就把那三個倒黴孩子全都廢為庶人,不久就全都賜死。後來,武惠妃就常常見到那三兄弟鬧鬼,嚇出毛病來,到年底就一命嗚呼了。要是武惠妃在開元年就死了,哪裡會有開元年月那三兄弟的冤案?《大唐新語》之也說:“三庶以(開元)二十五年四月二十三日死,武妃至十二月而斃。”

  要是楊貴妃於開元年正月二日以女道士的身份入宮,武惠妃那會兒還活得好好的,就不可能出現朱彝尊先生所說的“武惠妃薨,後宮無當帝意者。或奏妃姿色冠代,乃度為女道士。”楊貴妃應該是在武惠妃死後入宮,在玄宗心目中替代武惠妃的位置。

  冊妃之前為請期,其後即親迎、同牢。如果說冊壽王妃是在開元年月日,武惠妃薨於開元年月日,距離冊妃已逾兩年。經過漫長的兩年,難道既已請期卻不親迎、同牢嗎?

  再者說,正史、野史有多處記載楊貴妃是在開元年入道的。開元年(年)納妃,即使次年“過門兒”,到開元年,經過四、五年,要是壽王那小子沒個毛病五六的,楊玉環小姐還能是處女?!

  玄宗於天寶四載(年)月日冊楊太真為貴妃。之前,先是在月日冊封了韋詔訓的女兒為壽王妃。這已是楊玉環被冊封為壽王妃之後的第個年頭了。

  俺的意思是,楊玉環小姐進壽王宮的時候大半是處女,不大可能如傳聞跟堂兄有染;但是進唐明皇的後宮的時候,不是處女不奇怪,是處女倒奇怪!

  楊貴妃進宮的時候是不是處女,唐明皇都不在乎,局外人何必說三道四呢。透過唐明皇對武惠妃的專寵,也可以看出這位李三郎並不是喜新厭舊的人。楊貴妃即使美貌,但天下美貌的女子何其多也,倘若是有“處女情結”的男人,何必冒著亂倫的指責執意娶一位半老徐娘呢?要知道,那時候是不時興“熟女”的,多歲的女人都可以抱孫子了,早就人老珠黃了。

  雖然唐明皇終究辜負了他的“解語花”,但是他們畢竟曾經擁有過一段來之不易的知己相惜之情。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