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軍的場大型會戰(萬規模以上):
、淞滬會戰:年月日—年月日(中央軍主力)
國軍:萬軍力 傷亡:萬 總指揮:蔣介石
日軍:萬軍力 傷亡:萬 總指揮:松井石根
備註:淞滬會戰的右翼軍為粵系張發奎(下轄第集團軍為湘系),中路軍以黃埔系朱紹良(下轄的第集團軍為桂系,其餘為黃埔系),左翼軍是陳誠的,全是中央軍,包括土木系羅卓英的第集團軍,薛嶽的第集團軍,張治中的第集團軍,胡宗南的第軍團。國民黨每天損失一個師近萬人的兵力,像火爐一樣有去無回。
、太原會戰:年月日—年月日
國軍:萬軍力 傷亡:萬 總指揮:閻錫山、衛立煌
日軍:萬軍力 傷亡:萬 總指揮:寺內壽一、板垣徵四郎
備註:太原會戰是第二戰區晉綏系打的一場正面戰役,閻錫山的晉綏系第集團軍楊愛源、第集團軍傅作義,還有第集團軍(中央軍)衛立煌、第集團軍(八路軍)朱德,太原會戰包括天鎮戰役、平型關大捷(八路軍)、忻口戰役、娘子關戰役、太原保衛戰。
、南京保衛戰:年月日—年月日(中央軍主力)
國軍:萬軍力 傷亡:萬(軍民) 總指揮:唐生智
日軍:萬軍力 傷亡:萬 總指揮:松井石根
備註:東北軍徐源泉軍、粵軍葉肇軍、中央軍王敬久軍、中央軍孫元良軍、中央軍軍俞濟時、中央軍宋希濂軍、粵軍鄧龍光軍、中央軍桂永清教導總隊、湘軍蕭山令憲兵隊(分屬中央軍)。
、徐州會戰:年月至年月
國軍:萬軍力 傷亡:萬 總指揮:李宗仁
日軍:萬軍力 傷亡:.萬 總指揮:寺內壽一
備註:徐州會戰有桂系第集團軍、桂系第集團軍、川系第集團軍、中央軍第集團軍、中央軍第軍團、西北系第軍團、第集團軍(東北系與西北系混合)。
、蘭封會戰:年月日-年月
國軍:第一戰區 傷亡:萬 總指揮:薛嶽
日軍:第師團 傷亡:.萬 總指揮:土肥原賢二
備註:以中央軍第集團軍和第集團軍(東北系與西北系混合)為主、中央軍軍團、晉綏系第集團軍。
、武漢會戰:年月日-年月日(中央軍主力)
國軍:萬軍力 傷亡:萬 總指揮:蔣介石、陳誠
日軍:萬軍力 傷亡:萬 總指揮:岡村寧次、畑俊六
備註:武漢會戰是第五戰區和第九站區多萬軍力,第九戰區幾乎都是中央軍,有少量是其他軍閥後援補充的師旅,第五戰區有中央軍第集團軍、中央軍集團軍、軍委會的粵系第集團軍、軍委會的西北系第集團軍、軍委會的東北軍第集團軍、川軍第集團軍、第集團軍(東北系與西北系混合)等等共個集團軍。看猛料請加小編微訊號:qss。
、隨棗會戰:年月日—年月日
國軍:萬軍力 傷亡:萬 總指揮:李宗仁、李品仙
日軍:萬軍力 傷亡:.萬 總指揮:岡村寧次
備註:中央軍第集團軍、西北系第集團軍為主。
、第一次長沙會戰:年月日-年月(中央軍主力)
國軍:萬軍力 傷亡:萬 總指揮:薛嶽
日軍:萬軍力 傷亡:萬 總指揮:岡村寧次
備註:滇系第集團軍、中央軍第集團軍、中央軍第集團軍、川系第集團軍、川系第集團軍、中央軍和部分軍閥編入個師總預備隊、晉綏系第集團軍(輔)。
、桂南會戰:年月日-年月日
國軍:萬軍力 傷亡:.萬 總指揮:白崇禧、陳誠、徐庭瑤
日軍:萬軍力 傷亡:.萬 總指揮:久納誠一
備註:中央軍第集團軍(機械化)、粵系第集團軍,由於此次會戰調動個精銳師,未能達到成績,陳誠與白崇禧降至二級上將,從桂南戰役總指揮到集團軍司令員再到軍長再到師長再到團長,都有人因此被降級處分。
、棗宜會戰:年月日-年月日
國軍:萬軍力 傷亡:.萬 總指揮:李宗仁、張自忠
日軍:萬軍力 傷亡:.萬 總指揮:園部和一郎
備註:西北系第集團軍、第集團軍(中央軍與桂系混合)、桂系第集團軍、川系第集團軍、西北系第集團軍、中央軍第集團軍、中央軍長江上游江防司令部,第集團軍總司令張自忠在本次戰役中英勇犧牲,委員長扶靈痛哭,並追授為陸軍二級上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