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不近女色的中國唯一和尚皇帝

[ 歷史故事 ]

中國的皇帝都好色,這是事實,但也有一位皇帝以高壽和不近女色聞名,他就是梁武帝蕭衍。

  《梁史》記載,蕭衍&#;五十外便斷房室&#;,天監十二年(公元),蕭衍始&#;不與女人同屋&#;。如果以他歲去世來算,近年沒有碰過女人。

  我們先看看梁武帝蕭衍是個什麼樣的人。蕭衍是漢代相國蕭何的後代,在位年,壽歲,是秦始皇以來中國歷史上第二長壽皇帝,僅次於清朝的乾隆。蕭衍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文武都精專的帝王。《資治通鑑》說梁武帝“博學能文,陰陽、卜筮、騎射、聲律、草隸、圍棋無不精妙。”而其天生就具備的文采和軍事才能,在他、歲時就給他帶來了顯赫的聲譽。

  蕭衍少時就聰明且喜歡讀書,是個博學多才的少年,尤其在文學方面很有天賦。當時他和另外七個好友被稱為“八友”,其中包括歷史上有名的沈約、謝眺、範雲等。沈約後來寫了《宋書》、《齊紀》等書,而謝眺則是這時期有名的詩人。不過,這八個人當中,蕭衍的膽識卻是其他七個人無法相比的。

  做南朝皇帝四十八年

  蕭衍做皇帝時間長達四十八年之久,在南朝的皇帝中列第一位。

  蕭衍做皇帝初期的政績是非常顯著的。他吸取了齊滅亡的教訓,自己很勤於政務,不分冬夏春秋,總是五更天起床,批改公文奏章。他為了廣泛地納諫,聽取眾人意見用好人才,下令在門前設立兩個盒子(當時叫函),一個是謗木函,一個是肺石函。如果功臣和有才之人,沒有因功受到賞賜和提拔,或者良才沒有被使用,都可以往肺石函裡投書信。如果是一般的百姓,想要給朝廷提什麼批評或建議,可以往謗木函裡投書。

  蕭衍很重視對官吏的選拔任用,他要求地方的長官一定要清廉,清正廉明。蕭衍還下詔書到全國,如果有小的縣令政績突出,可以升遷到大縣裡做縣令。大縣令有政績就提拔到郡做太守。政令執行起來後,梁的官治狀況得到顯著改善。

  不做皇帝一心求佛

  南朝是中國佛教文化的重要發展時期,梁武帝的極力推崇使佛教在江南得以廣泛傳播。梁武帝在位期間曾四度捨身,成為中國第一位“和尚皇帝”。

  梁武帝年輕時信奉道教,登基第三年,他便率僧俗二萬人舉行大法會,宣佈自己“舍道歸佛”。他希望透過“以佛化治國”的途徑,將人們從對現實名利的關注引向對生命永恆的追求與超脫。

  梁武帝皈依佛門後,曾四度捨身同泰寺。年,他在同泰寺裡住便房睡素床,用土瓦茶具和碗,每日晨鐘暮鼓唸誦經文,還與寺僧一起打掃佛殿。國不可無君,文武大臣們苦苦哀求,才把梁武帝請回到了皇宮。年月,梁武帝在同泰寺裡舉行“四部無遮大會”,他帶領群臣拜完佛後不願回宮,當晚便住在同泰寺裡。第二天,他在佛堂上為四部大眾開講經,大臣們百般勸說無果,於是,朝廷自公卿以下的群臣出錢一億(古代一億為十萬)奉贖,梁武帝方才於月還宮。年,歲的梁武帝再次捨身,結果群臣花錢二億再次將他奉贖。一年後,梁武帝第四次捨身同泰寺,他一共出家天。貴為皇帝卻捨身出家,梁武帝以身弘法,極大地擴大了佛教在中國的影響力。

  由於帝王的推崇並以身事佛,南朝佛教至梁武帝時期達到了頂峰,上至帝王宗室,下至世家大族、平民百姓都崇信佛事,佛教乃成為國教,興盛空前。

  攆走後宮女人年不近女色

  前面講了,蕭衍為求佛幾度出家,那麼他禁慾不近女色就很好理解了。蕭皇帝竟然一心想當和尚,而且還是要當一個合格的和尚,那麼他就沒有理由過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的帝王生活,於是歲以後他便斷房室,不與女人同屋。不過皇帝禁慾,那後宮那些女人怎麼辦呢?據史載,除貴嬪丁令光留在京城外,其他嬪妃都讓蕭衍給攆走了,跟各自分封在外的兒子去一起住了。

  古代的皇帝&#;三宮六院七十二妃&#;,除未能成年而夭折者,多為荒淫男人。因此,從這點看蕭衍是一個難能可貴好皇帝。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