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前期的一個大旱年,一位老農莊稼歉收,便找到知縣,想減徵一些糧食。
知縣問:“麥子收了幾成?”
老農答:“三成。”
“棉花收了幾成?”
“二成。”
“玉米收了幾成?”
“二成。”
縣官大怒,一拍驚堂木道:“兩個二成一個三成,七成的年景你還謊稱荒年?你抗交皇糧,給我拿下!”
老農嚇得撲通一聲跪倒在地:“大人息怒,小的實在不敢胡說,我活了164歲,還沒見過這麼嚴重的旱情呢。”
縣官一怔:“什麼?你活了164歲?”
“是啊,”老農扳著指頭道,“我78歲,我大兒子47歲,小兒子39歲,加起來不正是164歲嗎?”
縣官聽罷,思忖半天,說:“你說的也有道理,那就給你免一些糧食吧。”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