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深夜 熟客投宿
民國十三年,在溪口翠屏山下有一家朋來客棧,店主郝蓮英是個三十來歲的年輕寡婦。郝蓮英秉性忠厚純良,長相也漂亮,卻唯獨頂上無發。她曾花大價錢,讓人做了一個假髮套,不過套在頭上終究是個顯眼的瑕疵。 一個時近隆冬的夜晚,客棧來了一位穿青襖的商客和兩個夥計,青襖商客的懷裡抱著一個精緻的棕色小木匣子,此時,店小二阿七早已提著燈籠走出來,笑臉迎上前一看,原來這商客正是店裡的老熟客,叫陳文葉。此人四十上下的年紀,是省城的茶老闆,經常往返於城鄉之間。他和郝蓮英也是老朋友了,哪怕路再遠,也要繞道到朋來客棧住下。 阿七趕緊招呼說:“陳爺,東西我來給您拿吧?” 可陳文葉卻搖搖頭,把木匣抱得更緊了,哆嗦著清瘦的身子骨,四下一望,問:“郝老闆不在?” “真不巧,老闆娘昨兒染了風寒,早早睡了,我這就去喊醒她。” 阿七說這話並不是客氣,因為平日裡,郝蓮英深知陳文葉的好意,感激之情深埋心底,她特別囑咐過阿七,如果是陳老闆半夜來投宿,無論多晚,一定要喊醒自己。她要親自下廚,炒兩個小菜,燙一壺熱酒,請吃上一頓。 見阿七要去喊郝老闆,陳文葉忙拉住他,問:“嚴重嗎?”阿七說:“大夫說不礙事,喝兩劑藥就成了。” “讓她睡吧,一個女人不容易啊!”陳文葉捻著頷下一撮稀疏的山羊鬚,徑自朝他的固定客房去了。 第二天一早,陳文葉趕時間,跟郝蓮英匆匆照了個面,見她面色紅潤,心頭寬了許多,道了聲保重,就匆匆上路了。陳文葉前腳才走,阿七的家人就來報喪,說他老爹去世了。阿七失聲痛哭,接過郝蓮英給的八塊銀元,快馬加鞭回老家了。木匣落下 悉心保護 阿七走了,客棧的雜活只好由郝蓮英親自操持。她打掃陳文葉昨夜住過的房間時,發現了一個木匣。郝蓮英一眼就看出這是上等桃木做的,鎖是明晃晃的熟銅料。 郝蓮英心裡嗔怪:越是有錢,就越是丟三落四,你陳爺看起來謙謙君子,也是一個樣!她用手掂了掂木匣,很有分量,不由輕聲咕噥:“陳爺家財萬貫,他的東西該不是平常之物,我可得保管好了。” 郝蓮英把箱子搬回自己房裡,等著陳爺來領。 令郝蓮英想不到的是,一晃快兩年過去了,就是不見陳文葉再來,郝蓮英大惑不解:這可真是奇了,從前他每隔一月就要去山裡收購一趟。 難道是我招呼不周,他投了別家客棧?可一打聽,陳文葉也並沒在其他客棧投宿。 與此同時,陳文葉落了一個木匣在郝蓮英客棧裡這件事,已經不是秘密,而且被人越傳越玄乎。有的說是金光燦燦的黃金,有的說是潔白無瑕的藍田暖玉,也有的說是罕見的稀世珍寶,還有的說是能延年益壽的人參精…… 就在事情越傳越玄的時候,又出了一件事,那就是阿七,他在奔喪回來的路上被一夥土匪劫上了山,一呆就是十三個月。後來阿七好不容易逮到一個機會溜下山,不幸半道被土匪追上,砍成了重傷。阿七逃到鎮上時已經奄奄一息了,他抓著一個屠夫的手說:“陳爺……木匣……郝老闆……”可話還沒說完,人就斷氣了。神秘木匣 覬覦頗多 於是陳文葉的木匣,又添了幾分神秘,關於木匣內的秘密,鎮子裡流傳的版本也越來越多,最令人吃驚的一個是裡頭藏著一件從皇宮流失到民間的國寶。 於是,天天有人上門來打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