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子上墳

[ 民間故事 ]

白得財的小兒子是個傻瓜。讓他去打醋,他可能會打回醬油;讓他去買涼粉,他八成給買成豆腐。

就是這樣一個傻子,在今年的清明節卻擔負起了為白家上墳的重任。所謂上墳,就是清明節那天,家家派出男丁,攜帶鐵鍬鎬頭、香表供品到自家墳塋,把一年來被雨水沖走的泥土重新添補在墳上,然後擺上供品,點燃香表紙錢。這樣,墳頭上有新土,有青煙繚繞、紙灰飛揚,就證明這一家後輩有人,有香火相傳。而白得財一家對上墳尤其重視,因為白家的祖墳佔了一塊風水寶地,才有了白得財如今人旺財也旺。最初誰也沒有把那塊地看在眼裡,那塊地原屬周家,是個水窪,早先還可以栽幾支蓮藕。後來周圍崗上石不斷沖積,水窪幾乎被填平了,裸露的礓石溼漉漉的,種什麼都不長,就成了荒地。有一年白得財的父親帶著一家老小逃荒到這裡,不想祖父病故了。白得財的父親用一根扁擔換取了二分之一的水窪地,埋葬了祖父;又傾其所有買了一畝菜園,就在這裡安家落戶了。後來白得財的父親去世,也葬在了窪地,窪地就正兒八經成了白家的祖墳塋地。白得財當家以後,祖墳的風水開始發威,讓他心想事成,幹什麼都順手。老婆一口氣生了三個兒子,打破了白家八代單傳的局面;那一畝菜園四季常青,種什麼菜都瘋長,養活一家吃喝穿戴還有盈餘,白得財就拿盈餘置買土地,不知不覺竟有了百畝良田,成了村裡數一數二的富戶。稍稍遺憾的是小兒子有些傻,但再傻也是個男丁。白得財認為,白家先人一挑兩擔來到這裡,不出三代就如此發達,憑的就是祖墳的風水!既然祖墳風水如此眷顧後輩,白得財對祖墳的祭祀也就格外重視,四時八節都要送些紙錢。清明節則是重頭戲,白得財再忙也要親自出馬,培土添墳,上香燒紙,磕頭謝恩,祈福祈財。然而今年的清明節,白得財卻不能親自上墳了,就連他那兩個大兒子也不能到祖墳上添一把土燃一炷香了,因為他們父子三人都在縣衙的大牢裡關著呢。而他們之所以蹲班房,也是因為祖墳。說起這場官司,得提到馬家。馬家是本村人,祖上以磨豆腐為生。到了馬大頭這一代,繼承了祖上的舊業。後來因為不斷地添丁進口,磨豆腐之外,又添了泡豆芽,都是水中求財的事業,圖個“財如流水滾滾來”的吉利。儘管願望不錯,年復一年不過混個溫飽,總也發不起來。也是求財心切,馬大頭找了鄰村一個陰先生指點迷津。陰先生吃飽喝足之後,說是他家祖墳風水不好。馬大頭又花了一些錢請先生給找塊風水寶地。陰先生揣了銀子在村外勘察,竟指著埋葬白家先人的那塊窪地。望著陰先生遠去的背影,馬大頭還有些將信將疑:這個一年四季都溼漉漉的窪地竟然藏著風水?可又一想這些年白家發得如火如荼,可見風水之說不虛。一年四季溼漉漉,說明這裡有水。風生水起,有風有水,合起來可不就是風水!白家當年窮,只買了這窪地的一半。馬大頭找到周家,買下了另一半,然後選一個吉日,遷葬了祖墳,並鼓勵全家說從今以後咱們家有祖墳的風水罩著,只要父子同心、兄弟合力,發家致富指日可待!說來也怪了,馬家自從遷了祖墳,那日子就漸漸有了起色。馬大頭在家領著妻子女兒沒黑沒明地磨豆腐、泡豆芽,兩個兒子則走村串鄉銷售豆製品,甚至把豆腐、豆芽賣到了城裡。生意順風順水,如日中天,很快就積累了不少銀錢,也成了村裡的殷實人家。祖墳的風水帶來如此財運,馬家自然對祖墳倍加崇敬珍愛。料不到的是,正是對祖墳風水的珍愛,給兩家招來了一場官司。這一年的夏天下了一場大暴雨,祖墳上的泥土流失不少。天剛放晴,馬大頭就帶著兒子們整修祖墳,剷起四周的浮土,新增在墳頭上,使祖墳比原先還要高大。馬家的人正忙活,白家也來整修祖墳。一到窪地,白得財就瞪大了眼睛:“你家鏟浮土怎麼鏟過了地界?”兩家的墳地中間立有界石。馬大頭站在中間看看,剛才只顧添墳,沒提防真是鏟過了界。不過也不多,頂多越界四指寬。馬大頭抱抱拳表示歉意:“對不住了白大哥。多鏟了兩筐土,我讓娃子們去那邊崗上抬幾筐還你。”白得財說:“別處的土,再多我也不要,我只要我家墳地的土!我這邊的土,是從祖墳上流下來的,沾了風水靈氣,一筐也不能少!”馬大頭說:“你這不是難為人嘛!”白得財說:“不難為你,讓我的娃子們從你家墳上挖兩筐土就行了——剛才你說頂多兩筐土!”這地方的習俗,最惱人的事情莫過於挖祖墳上的土了。馬家父子一字排開,護著祖墳:“誰敢動手!”白家自以為正義在手,舉著傢伙硬往上衝:“取回自己的土,有什麼不敢?”兩家都是父子兵,狹路相逢,頃刻間血肉橫飛,都是傷痕累累,血染紅了風水寶地。
補充糾錯
上一篇: 伏雪洗奇冤
下一篇: 黑心郎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