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王的故事

[ 民間故事 ]

端午節是中國古老而傳統的節日,始於中國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多年曆史。傳說,有一天,屈原在江邊遇見漁夫。漁夫對屈原說:“您不是楚國的大夫嗎?怎麼會弄到這等地步呢?”
  屈原說:“許多人都是骯髒的,只有我是個乾淨的人;將許多人都喝醉了,只有我還醒著。所以我被趕到這兒來了。”
  漁夫不以為然地說:“既然您覺得別人都是骯髒的,就不該自命清高;既然別人喝醉了,那麼您何必獨自清醒呢!”
  屈原反對說:“我聽人說過,剛洗頭的人總要把帽子彈彈,剛洗澡的人總是喜歡撣撣衣上的灰塵。我寧願跳進江心,埋在魚肚子裡去,也不能拿自己乾淨的身子跳到汙泥裡而染得一身髒。”
  由於屈原不願意隨波逐流地活著,到了公元前年五月初五那天,他終於抱著一塊大石頭,跳到汨羅江裡自殺了。
  四周的莊稼人,得到這個信兒,都划著小船去救屈原。可是一片汪洋大水,哪兒有屈原的影兒。大夥兒在汨羅江上撈了半天,也沒有找到屈原的屍體。
  漁夫很難受,他對著江面,把竹筒子裡的米撒了下去,算是獻給屈原的。
  到了第二年五月初五那一天,當地的百姓想起這是屈原投江一週年的日子,又劃了船把竹筒子盛了米撒到水裡去祭奠他。後來,他們又把盛著米飯的竹筒子改為粽子,劃小船改為賽龍船。這種紀念屈原的活動漸漸成為一種風俗。人們把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稱為端午節。
  這個故事流傳已久,所以每年端午節的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
  要說包粽子,村裡的人都會笑說:“哪個不曉得喲,我們村有個‘粽子王’他包的粽子無人能及,要是不信你去買來一個嚐嚐,保證你吃完一個還想下一個。
  “粽子王”是王仲子的綽號,一是他粽子包得好,每年做出的粽子供不應求。二是他天生有點駝背,猛一看極像一隻巨型粽子。由於形象欠佳,又窮,根本沒有女人看得上他,所以一直打光棍,倒也好一人吃飽,全家不餓。
  按說,粽子王這麼會包粽子,家境應該不錯。哎!可惜,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只有一天過節,其餘的日子怎麼辦?待著唄!那不窮哪跑?
  所以粽子王最期望每年農曆五月初五這天,別人歇一天過節,他一人卻要忙的不亦樂乎。
  這年端午節也不例外,粽子王一大清早就起來忙乎上了。忽聽腳步聲,還以為是買粽子的人,抬頭一看原來是個乞丐,那頭髮亂蓬蓬的堆在頭上,衣服襤褸破得不像樣子,腳步軟飄飄的,好像隨時都會暈倒的樣子,因為餓,乞丐聞到粽子的香味就衝著他家來了。
  粽子王仔細打量了他一眼,這乞丐滿臉烏黑,一時間看不出男女!渾身的惡臭讓他吃味地後退了一大步,只見乞丐伸長著脖子看著他的粽子,喉嚨裡咕嚕咕嚕直響。
  粽子王心想我這一早上還沒開張,就先來了這麼一個人物,真是倒黴。可又一想自己也捱過餓,知道那個滋味,不由得心生憐惜,於是拿起一個粽子扔給了乞丐。乞丐毫不客氣地坐在他家門檻上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片刻間一個大粽子就消失了。乞丐舔舔嘴唇,帶著期望地看著粽子王。粽子王無奈又扔給了他一個。心想“算了,好人做到底不如一次給他吃飽得了。”
  可萬萬沒想到乞丐很久沒有吃東西,猛然間吃了幾個大粽子,胃難以承受。只見他突然間翻了幾下白眼,昏死了過去。這下可把粽子王給嚇壞了,他放下手裡的粽子,大呼“壞了,這外人不知道還以為我的粽子吃死人了那。”也顧不上太多救人要緊,他趕緊背起乞丐撒腿就往醫院跑,還好去的及時乞丐算是撿回一條命。
  粽子王把他領回了家讓他洗了洗頭臉,沒想到這乞丐洗乾淨頭臉,到是個年輕的女人,樣子也不難看,特別是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讓人見了生愛。看見她這個樣子,粽子王憋在心裡的難聽話活生生地嚥了回去,有些不自然地問了一句:“你看上去咋不像乞丐?”
  女子聽完這話委委地哭了起來,她邊哭邊說:“我在去姑媽家的路上,錢包被偷了。錢全丟了,我怕遇見壞人只好把樣子弄的很髒,再一路乞討回來。就在我餓的不行時,聞到了你的粽子味,就來到你家了。”
  粽子王見她哭得悽慘說的可憐,一時間不知道怎麼去安慰她才好,過了一會看她稍微平靜了一些才道:“你也別急,要不我送你回家去吧!”
  女子聽粽子王要送她回去,感激地說:“大哥你真是個好心人,送我回去就不勞煩了,如果大哥真有心幫我,就給我一點路費,我自己回去就行。”
  粽子王的心裡有些失望,但是一想自己這長相,人家哪能放心和自己一起走?如此一想就痛快地掏出錢來給了乞丐,臨上車的時候女乞丐告訴他,以後會回來報答你的。
  粽子王苦笑地衝著開走了的火車擺擺手。
  這件事很快傳遍了整個村子,成了村裡的笑料,大夥都笑粽子王天真,很明顯是被騙了,她會回來,鬼才相信。
  粽子王聽了只是悶頭苦笑也不吱聲。
  隨著時間推移很快這件事就被人們淡忘了。
  轉眼間一年過去了,這一天下午,粽子王閒來無事正坐在院子裡乘涼。一輛小轎車忽然停在了他家門前,昔日的女乞丐變成了窈窕淑女,她這突然而至,把個粽子王驚的目瞪口呆,說話都磕磕巴巴的,院子裡不一會就擠滿了聞訊趕來看熱鬧的村裡人,簡直比過年還熱鬧。
  女乞丐先笑著開口說:“大哥我這趟來是要接你進城去的,你做粽子的手藝好,我想請你回去做粽子。”
  粽子王聽完搔搔頭說:“這……這……大妹子,每年就這一天能賣出去粽子,平時誰買呀?”
  女乞丐笑著說:“這你就不懂了,城裡人不管是不是過節,只要你做的好吃,肯定有銷路的。”
  粽子王聽完臉上的笑容像花一樣綻放開來,不再猶豫坐上轎車就進了城。
  後來有村裡人去城裡回來和大夥說:“粽子王現在可是不簡單了,當上了老闆不說,還娶了一房漂亮的媳婦,小日子過的別提多美了。”
  聽到的人有人羨慕,有人撇嘴,更有老人不信地說:“說的啥子呀?鬼才信,懶塔塔的一個人,到城裡就變樣了?難不成城裡會變戲法,能把窮漢變富翁?”
  去城裡的人笑著說:“叔!您老了,人家會做粽子也叫技術。”
  老人還是不信搖搖頭走了。
  從那以後每年的端午節,村裡人在吃粽子的時候就會想到粽子王,都會感嘆一番,更有一些窮光棍聽了眼饞地直吧嗒嘴,恨這樣的好事咋就不砸到自己的頭上。
  久而久之,粽子王的故事在村裡成了傳奇,成了每年端午必翻出來說一說的故事。

補充糾錯
上一篇: 黃乒乓告狀
下一篇: 巧嘴媒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