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修真者記實

[ 民間故事 ]

楊成是當地一所中學的數學教師,已逾中年,未曾談過戀愛。在幾年前的一天,突發對宇宙人生的感悟,毅然離開了十幾年的教師生涯,走進原始森林,修真去了。我與他有過數月的交往。
  
  他每日勤修苦練,在岩石上盤腿靜坐,依據符書裡頭的指示,掐著訣,喝著符水。從早到晚默默潛修,以期早日能夠脫胎換骨,飛昇仙界。吃的是山裡的野菜,自己種的番薯。偶爾他會下山,到花花世界裡看看。帶些自己喜歡的零食上山。如今,他有著披肩的長髮。身體日漸清瘦,似有一般仙風道骨的感覺。我問他感覺如何,他面帶微笑,平靜的說:“身體上的清苦,換來了心靈上的快樂。”我問他還有什麼期望,他淡淡地回答:“苦與樂之間,有一種超越,便不再期望什麼。”說完,便凝視著崇山峻嶺,層層雲海之間。
  
  有時,他在山下,遇到他曾經的學生。學生大為不解,一連問許多個為什麼。他總是微微一笑,仰望著虛空,默默不語。安祥地走向森林的深處,飄泊的身影,逐漸消失在人們的視線裡頭。
  
  春夏秋冬,花開花落。自然界中的生生滅滅,伴隨著他清瘦的身影,年復一年。他默守著自己的修真之道,他並不覺得寂寞,他說:“青山綠水,鳥語蟬鳴,就是我的伴侶。”
  
  幾年前的一天早晨,我走出石洞。伴隨著百鳥的鳴唱,信步走到禪林深處。欣賞這裡的山水,這裡千巖萬壑、丹峰競秀、煙波浩淼、紫霞氤氳、雲霧飄渺,武夷勝境不愧為仙山古洞。置身於人間仙境,沒有一絲凡塵的牽掛,默默秉受著天地間的靈氣。透過林間,一個衣冠整齊,神情淡定,舉止飄然的中年男子,闖入了我的視線。他默默地穿越叢林,來到一塊岩石上,向遠處眺望,似有所思。他默默地站了許久,我知他與此山有緣。我慢慢地返回石洞,沿途唱起了一首法王如意寶所著的道歌:“深寂離戲光明無為法,證悟猶如甘露法性義。隨順所化善巧方便行,願得度化無邊眾生力。”回到石洞,我生起篝火,用小爐子煮起了青草花瓣茶。幾分鐘後,茶香四溢,一陣輕盈的腳步聲,從不遠處的林子傳來。他定是為茶香而來。
  
  我邀請他來到石洞做客,送上一杯熱氣騰騰的花草茶。他細細品過之後,不住地點頭稱讚,眼睛裡流露出奇異的目光,上下打量著我。環顧石洞四周,目光停留在洞內一處,我休息的巖架上。他良久不語,我開始唱頌著八吉祥祈禱文。他立即被梵音所吸引,默默地聆聽唱頌的旋律。直到唱頌的結束,他終於開口說話了。他問我是誰,我告訴他我是這洞裡的修真者。他顯然是來了興趣,滔滔不絕道出了他的一些,神異的經歷。
  
  到了中午,我請他吃森林裡的野菜,主食是烤番薯。午飯後,他告訴我他自己有過一段時間,煉丹的經歷。隨後,他示範了一些自己修煉時的方法。我則指正出一些偏差的部分,他表示感謝。
  
  傍晚時分,我送他走到山間小路。隨著夕陽的金色餘暉,他孤單的身影,逐漸隱沒在山林深處。以後每隔幾天,他便來到我的深山石洞做客。他喜歡我煮的花草茶,清淡芬芳。他更喜歡的是大山裡的無拘無束,自由自在。他常對我說,自己是個數學天才。
  
  數月後的一天清晨,我正點燃松柏,香菸嫋嫋,我虔誠地向先賢神明禱告。他興沖沖地跑到我跟前,認真對我說:“我忽然對宇宙人生,有了新的感悟。”我淡淡地回應一句,平常心是道。他接著說:“人總是要死的,事業有成是空,不成也是空。我應該飛昇仙界,到達那不生不滅的永恆境地。”
  
  我說:“了知自性本空,當生即是不生。三昧花無相,也無所謂成與不成。縱然你勞心傷身,有修有得,依然是造作生死業。又如何能夠不生不滅。唯有依平常心,不善不惡,不垢不淨,不取不捨,不凡不聖,不生不滅。所謂平常心,也就是菩薩心,無所住,無所得,方能直下契入無生之道。超三界之有無,達不生不滅本來之境。”他一臉茫然,狐疑地問:“照這樣說,不行善,不修行,能得正果?”我回答說:“不得正果。”
  
  他更加茫然不解,我默默不語,凝視著虛空。
  
  不到一個月,他辦理好了內退。每個月有四百多元的收入,他整理了一些生活用品,一些零食,收進一個小書包。帶上幾本書,一本是《茅山符術》,還有一本《萬法歸宗》,和一本《先天真氣》。默默地走向了青山深處,從此他走上了修真之道。

補充糾錯
上一篇: 我的修真之路
下一篇: 誰惹怒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