誘惑(上)

[ 民間故事 ]

人間的誘惑往往難以抵禦;而靈異對人的誘惑更甚。

何出此言?

大凡靈異誘人之時,早已攫住了被誘惑物件的神思。於是,其心中有所思、有所欲,便會耳有所聞、目有所見,於亦真亦幻之間,進入了靈異的彀中。

此間,若有局外人一聲警喝,或許能將被誘者引離險境,否則必然著道無疑。

下面的兩個故事,便是說明以上道理的例項。

一、小六子的幻視

在北方某省會城市——A城,有一條寬闊的、貫通城市南北的主幹道,它在文革時期被稱作做革命者大街。

這條大街東側約二十米處,有一條與大街平行的水溝,是雨季排水用的。溝的深度超過了兩米,但是溝裡的水在旱天兒並不深,至多過了膝蓋;而到了雨季,高處的水全瀉入溝內,水就深多了,能淹沒了人。

有一條名曰反修的小路與革命者大街交叉,水溝到了反修路便成了地下的涵洞,溝裡的水透過涵洞流入路南側一所公園的湖中。

水溝以東是一大片生活區。在生活區裡有一個剛上小學一年級的男孩兒——小六子,他有三個姐姐、兩個哥哥。

當時,城市裡正興起著養魚風。這個生活區幾乎家家戶戶都養著魚——熱帶魚。

小六子家也有魚,不過是兩個哥哥養的。

這一天下午,學生們放了學,小六子的大哥、二哥忙著給魚換水,地上擺滿了盛著魚的盆盆罐罐。哥哥們怕小弟弟調皮捉魚,就警告他別靠近魚盆兒,以免打翻了,將魚扣在外面。

“你們不讓我看魚,我去撈蝌蚪。”小六子生氣地想著,就偷偷拿了哥哥的一個魚網、提了一支小桶兒,奔水溝去了。

水溝裡的水不算深,不過像小六子這麼大的孩子,若掉了進去,就沒頭頂了。

小六子倒是沒有下水,只是蹲在水邊的乾地兒上,將魚網伸到水裡撈蝌蚪。

水是渾的,還散發著一股一股的淤泥臭味。蝌蚪很機靈,一有動靜便沉入水底,所以小六子撈了一會兒,也沒有撈到幾隻。

他就順著水向南走,尋找蝌蚪,很快就到了涵洞跟前兒。

這時,天色已經轉暗了,可是小六子卻驚奇地發現,涵洞裡竟然是明亮的,而且水是清澈的。更使他吃驚的是,那裡的水中有不少魚,而且是金魚,有紅的、有黃的、有黑的、有花的,慢吞吞地游來游去。

“不撈蝌蚪了,撈幾條金魚回家,讓大哥、二哥看看,也讓他們眼氣、眼氣。”小六子想到這兒,就挽了挽褲腿兒,準備下水了。

恰在此時,溝上面有喊叫聲響起:“小六子!小六子!回家吃飯啦!”是大姐和大哥在喊他。

“哎!大姐、大哥我在這兒!”小六子仰頭衝著溝上面應道。

聽見弟弟的應聲,大哥跑了過來,並下了溝。

看見大哥來了,小六子急忙興奮地說:“大哥,那裡面有金魚,快幫我撈。”

“哪兒有金魚呀?”大哥疑惑地問他。

“在洞裡。”小六子指了指涵洞。

“瞎說!臭水裡怎麼會有金魚?燻都燻死啦!”大哥用教訓的口吻對他說。

“我剛才看見了,有好多呢!”小六子說著扭回頭又去看涵洞裡面,卻是一片漆黑,哪裡還有清水和金魚?

“快回家吧,回頭我給你幾條小鳳尾魚算了。”大哥覺得弟弟的行為有點兒不對頭,就急忙拉著他爬出了水溝,回家去了。

小六子剛才出現了幻視,如果他進了涵洞,可就出不來了。幸虧他大姐、大哥及時喚“醒”了他,這是一個幸運的孩子。

不過另一個大孩子——可就沒有小六子幸運了。

(未完待續)

補充糾錯
上一篇: 人鬼生死戀(五)
下一篇: 神奇的藥(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