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一招鮮,吃遍天。陽明湖畔有家古色古香的湖景大酒樓,當家大廚叫劉一手,今年五十多歲,生於烹飪世家。他有一道招牌菜:泥鰍拱豆腐。凡來這裡吃過的,都對這道菜讚不絕口。
這道菜的做法很特別,先得從市場上買來鮮活的泥鰍,放入玻璃缸中用雞蛋清餵養。每天換水,待其吐故納新、體表顏色變淺時再撈出,然後再放入有適量清水的鍋裡,用小火慢慢加熱。泥鰍先在鍋裡暢遊,隨著溫度升高,便在水裡團團打轉。這時,在鍋邊貼上幾塊豆腐,泥鰍出於求生本能,拼命往清涼的豆腐裡拱,最後燜死在豆腐裡,只在外面留一小截尾巴。稍後,加上湯調味,收攏湯汁,勾薄芡,再圍邊點綴即成。此菜式妙趣橫生,原汁原味,清嫩爽滑,明油亮芡,做工講究,堪稱經典。
發 現
這天,劉一手正在菜市場上轉悠,突然手機響了,接起一聽,是經常給他送水產的王麻子打來的,只聽見王麻子在電話裡激動地說:“劉師傅,我這裡發現了一個寶物!”“什麼寶物?”“一條泥鰍王,可大哩,你要不要過來看一看?”劉一手心生好奇,趕緊帶著徒弟阿強趕到了王麻子那個村。
一進村,劉一手就發現村頭的大池塘邊圍著不少人。塘水已經抽乾,只在中央低窪處還有一片水。一條黑不溜秋的大傢伙正現出半截身子,在水中一動不動,警惕地注視著四周。見劉一手到了,王麻子過來用手一指,說:“就是她,絕對是泥鰍!”
劉一手脫了鞋,捲起褲腳,踩著塘裡的淤泥走近一看:黑溜溜的身子,小眼睛,觸鬚老長,果真是一條碩大的泥鰍,看樣子有五六斤重。憑眼光,這是一條有一定年數的泥鰍。再仔細一看,劉一手樂了,在這條泥鰍王的四周,還有數百條小泥鰍簇擁著。
王麻子先用篩網將泥鰍王打撈上來,然後吆喝眾人下塘在淤泥裡捉起了泥鰍。一會兒工夫,泥鰍裝了兩大桶。劉一手讓王麻子先找人把兩桶泥鰍送到酒樓,然後問:“這口塘多少年了?”
王麻子告訴他,大概有五十多年了,從來沒幹過。旱的時候,塘裡厚厚的淤泥上面始終還有一層淺水。今年要不是他承包這口塘,誰也不會想著要將塘水徹底抽乾。
劉一手說:“把這泥鰍送給我吧,我跟泥鰍打了一輩子交道,可這麼大的泥鰍,還是頭一回見到呢!”王麻子答應了。
回到酒樓,劉一手讓阿強將泥鰍全部放入號玻璃缸裡養起來,接著,他又將那條泥鰍王放進桶裡暫時養起來。這麼大的泥鰍,他還沒想好怎樣處理。
疑 雲
晚上,徒弟阿強對劉一手說:“師傅,你快過來看看。”劉一手趕緊過去,發現玻璃缸裡的泥鰍很不安分,總是在缸裡煩躁地游來游去。雞蛋清放進去,所有的泥鰍都不理不睬。後來,有個別的泥鰍剛想吞食,立馬遭到其他泥鰍的攻擊。劉一手這下愣了,想了想,就對阿強說:“放心吧,餓了,他們自然會吃的。”
兩天以後,阿強告訴劉一手,玻璃缸裡的泥鰍開始出現死亡。劉一手趕緊讓他將浮在水面上的死泥鰍撈出來,以免感染了別的泥鰍。劉一手覺得這批泥鰍有些反常。
突然,他想起那條泥鰍王,放在桶裡不管不問這麼長時間,她會不會死了?趕過去一看,那條泥鰍王正吐著黏液,伸著觸鬚,一副神聖不可侵犯的樣子。劉一手將她倒進號玻璃缸,一到缸裡,泥鰍王舒展身體,開始游來游去,特別是看到號玻璃缸裡的小泥鰍時,她一個急轉身游過去,隔著一層透明的玻璃,靜靜地望著她的兒女們。而那隻玻璃缸裡的泥鰍此時也發現了泥鰍王,一陣騷動後,便密密麻麻地在水裡分成上下幾層,全排在缸邊,一動不動地凝望著泥鰍王。
看到這一幕,劉一手靈機一動,隨手摸了個雞蛋,將蛋清慢慢地倒入泥鰍王的缸裡。泥鰍王沒有動靜,直到蛋清流到她面前,才用觸鬚碰了碰。然後,她圍著蛋清轉了個圈,又回到玻璃邊,依然和她的兒女們眼睛相對。突然,她尾巴一扭,姿勢優美地在缸裡翩翩起舞。她一邊遊,一邊上下捕食在水裡流淌的蛋清。號玻璃缸的小泥鰍們開始伸長觸鬚,嘴唇微動。劉一手讓阿強端上蛋清,果不出所料,小泥鰍們爭相上前吞食起蛋清來。劉一手鬆了一口氣。
一段時間後,這批泥鰍開始派上用場。當劉一手開始從玻璃缸裡撈泥鰍時,泥鰍王在號玻璃缸裡急速地遊動,時不時凌空躥起,濺起陣陣水花。最後一次,她竟一躍老高,險些落到地上!
用野生池塘裡的泥鰍做的菜,果然大有不同。泥鰍的軀幹從豆腐中間呈拱形綻開,成形非常好。用筷子輕輕一挑,骨架和肌肉即刻分離,口味鮮美純正。客人們都說,劉一手的這道菜已做到登峰造極的地步了。但不知怎的,面對客人的誇獎,劉一手心裡卻始終高興不起來……
靈 驗
為了不讓泥鰍王看到這悲情的一幕幕,劉一手將她移到了另一個地方。誰知,沒隔幾天,他又遇到了新的情況。
這天,又有客人來點“泥鰍拱豆腐”。水溫上來的時候,鍋裡的泥鰍沿著鍋邊,團團打轉。劉一手適時貼起豆腐,蓋上鍋蓋。幾分鐘後,等他揭開鍋蓋一看,他驚呆了:鍋裡的泥鰍全都沒拱豆腐,而在水裡活活燙死了。劉一手做這道菜近三十年,從來沒有遇到過這種情況。
他讓阿強撈出一批泥鰍再試。這回,劉一手不敢有絲毫馬虎,對水溫和火候的估算更是慎之又慎,可等他揭鍋一看,所有的泥鰍又都身體燙得發白,漂浮在水面上。劉一手後背一陣發涼。
不得已,劉一手只好又將泥鰍王搬了回來,這回,他將泥鰍王和小泥鰍們放進了同一個玻璃缸。泥鰍王和她的兒女們團圓了。小泥鰍們緊緊簇擁在泥鰍王的身邊,一起快樂地遊動,又一起快樂地追逐著蛋清,一副其樂融融的樣子。劉一手都不忍心下手了,要求酒樓再進一批新泥鰍。
這天,王麻子來了,他見到劉一手,就問:“劉師傅,那條泥鰍王做了菜沒有?”劉一手一愣,說:“這麼長時間,還惦著這事,是不是想讓我給你幾個錢?”王麻子說:“不是的,如果這條泥鰍王還在的話,我想把她送回去。那口塘清理完後,兩臺機子不停歇地往塘裡灌水,可水總是淺淺的一層,灌不滿。老人說,那條泥鰍王肯定是鎮塘的神靈。現在泥鰍王不在了,所以塘總是喝水,鎮不住邪了。”
劉一手心裡忐忑起來,他趕緊說:“那好吧,這泥鰍王好像是有些靈性,我沒敢動她。你還是拿回去吧!”劉一手將泥鰍王撈出,裝入一隻塑膠袋裡,王麻子將袋子捆在摩托車後座上,就急著回去了。
封 手
當天,湖景大酒樓來了一批外商,陪同領導點名要劉一手做這道招牌菜。劉一手沒辦法,只好吩咐阿強去撈號玻璃缸裡的泥鰍。
阿強臨撈的時候,像是自言自語,又像是對小泥鰍們說話:“泥鰍王回家了。對付了這批客人,運氣好的話,你們都可以回去了!”說話時,他閉著眼,胡亂地用篩網撈了一網,就送到廚房劉師傅那裡。
泥鰍下鍋時,劉一手突然有些心神不寧;等豆腐下了鍋,看著一突一突的火苗,沒到時間,他竟鬼使神差般地揭開鍋蓋。就在這時,一條熱鍋裡的泥鰍猛地跳了起來,帶著滾燙的水星“啪”地撞到他眼睛上,尖尖的下巴還在他的瞳孔裡狠狠地紮了一下,痛得他半天睜不開眼。
這是泥鰍的又一次反常舉動。正在他百思不得其解時,王麻子打電話來了,說他在回去的路上和一輛貨車撞上了。人倒是沒事,就是那條泥鰍王被車軋得皮開肉綻,肚裡竟擠出許多泥鰍卵來……
劉一手聽了心裡一陣疼痛,想了半天,決定從此封手,再也不做“泥鰍拱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