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獵者傳說之五---黃村寶藏三

[ 民間故事 ]

借用三國演義開場白,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自明太祖開業之後,日漸衰敗,不久順治老王出關,改了朝換了代。可這次明清換代之亂沒有波及到宣城的黃村,那裡人還是安居樂業,黃家還是如日中天。買田地,購商鋪,財源滾滾來,再說購田置地之後只用了黃金的十分之一,家中屯金巨大,人丁也興旺。一直到清代中葉,太平軍起義,就徹底改變了黃家的現狀。

大凡雄才之人起勢時,他的軍隊都是愛民的,都知道民如水,可以行舟也可覆舟。操作的好人民是最大的後盾,操作不好,等於斷了自己的血液。太平天國之軍先也是愛民的,後了潰敗之後,無後援又無給養,就開始搶劫害民了。人民自行組織起來反抗,太平軍就大開殺戒,所到之處燒殺淫虜,到了無惡不作的地步。

我小時候也看過小人書的,書上太平軍用長矛從小孩子的屁股下插入,然後舉起來,在空中搖晃還哈哈大笑。暑天納涼時也聽過老人們說過故事的,關於太平軍的事,那時不叫太平軍,民間叫作長矛。太平軍一來,老百姓就離開家跑到山裡躲起來,當時叫跑反。後了傳聞,有些老人沒有跑掉的,或者不願意離開家的,那太平軍就問:老妖!別人都跑,你為什麼不跑啊?

老人說:我看門嘛。

太平軍就說:你要看門呀,好!

然後太平軍就把老人四肢用鐵釘釘在大門上,臨走時,太平軍大笑著對老人說:你看門哦-----這下沒有人敢偷你家的東西了。還聽說,太平軍所到之處,如果搶不到東西,人全跑了,就故意在村裡路中放一塊金銀等。第二天再來檢視,如果金銀沒了,就再在這裡大殺三天。至於這些傳聞故事是真是假還是當朝的一種宣傳也無法考證了,但是太平軍沒有到宣城時,關於太平軍慘無人道的行徑就傳聞就到了,還傳聞太平軍要久居這裡,田是勻田制。黃村的黃家孫代們慌了手腳,大肆的賣田賣地,聚集金銀細軟,準備攜金逃離這裡。可是又覺得攜帶這麼多金銀路上不安全,又認為太平軍勢力漸衰,不可能守住這裡,就打算把金銀埋藏當地,先保住人,人先逃離為上策。

補充糾錯
上一篇: 石棺(13)
下一篇: 鬼宅(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