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棺(16)

[ 民間故事 ]

文繡順著小珍的手向外看去,竟是一個蓬頭垢面、衣衫襤褸的乞丐向院門走來。只見那個破衣拉薩的乞丐左手提著一個竹籃,右肩挎著兩支長槍,走進院來。

當乞丐快走到房門口時,玉兒、珍兒眼尖,先辨認了出來,脫口喊出:“是大娘!靈芝大娘!”這時,文繡也反應了過來了,她驚喜地喊了一聲“姑姑”,便哽咽了起來,她在極度恐懼和絕望之時,突然見到了親人,喜極而泣。

在村裡,按照鄉里鄉親的輩分,玉兒和珍兒的爹孃要叫靈芝嫂子,所以,她被玉兒、珍兒叫做大娘。文繡的孃家與靈芝的孃家同村,還是同宗,靈芝長文繡一輩,所以文繡管靈芝叫姑姑,她從小就常常粘著回孃家小住的靈芝,就似親姑侄一般。

及至文繡出嫁,她因叫靈芝姑姑叫慣了,改不了口。而且靈芝也願意讓文繡叫自己姑姑,覺得這樣更親近。於是,就讓她私下裡仍然用原來的舊稱呼。這便是她們姑嫂對靈芝的稱呼不一樣的緣由。

“屋裡是文繡啊,快領著玉兒、珍兒出來,這裡不宜久留!”靈芝急切地催道。

文繡三人立即搬開桌子,開門出來。

“玉兒提籃子。”靈芝吩咐著,將手裡的籃子遞給了玉兒,這正是文繡放在路上引誘兩個洋兵的那個雞蛋籃子,完好無損。

“文繡幫我背一支槍。”靈芝一邊對文繡說,一邊把一支槍交給了文繡。

“快點兒隨我來。”靈芝接著說道,隨即領著文繡三人出了院子。

靈芝等四人出了院子沒有一直走大道,而是走了不遠兒就拐上了一條上山的小路。

文繡不明白,就問靈芝:“姑姑,為何不走大路,卻走小路呢?”

“走大路恐怕會被洋兵發現,咱們儘快上山,然後繞道回村。”靈芝回答。

“大娘,你剛才看見老虎了嗎?好嚇人呀!你怎麼打扮得像一個乞丐呀?”珍兒連珠炮般地問道。

靈芝撲哧一聲笑了:“傻孩子,哪有老虎?我只看見兩個洋兵沒命地往鎮子那邊跑,跑著、跑著,還把大槍扔了。我一早兒去了一趟鎮上,打扮成乞丐是為了不引起洋鬼子的注意。”

聽見靈芝的答話,文繡三人都覺得奇怪,她們分明見到那隻老虎追著洋兵跑出去了,可是為何靈芝卻只見了洋兵沒有見老虎呢?

“現在少說話,快爬山。”靈芝說著,拉起珍兒向山上爬去,文繡和玉兒緊隨其後。

靈芝在答話中隱瞞了一些她不想聲張的事情。

原來,靈芝近日聽人說有洋兵在鎮上駐紮,她就想去打探一下洋兵的虛實,以便早做防備。所以,今天天還沒亮,靈芝就往鎮上去了。為了不被人注意,她裝扮成了一個叫花子。

在鎮上,她果然見了不少洋兵,不下幾十人,若算上還沒有見到的洋兵,估計其總數能過百。靈芝想立即回村,告誡鄉親們不要去鎮上了,以免遭遇不測。

當她路過一家酒肆時,適逢兩個洋兵在裡面吃了酒不付錢,還把跟他倆要酒錢的老闆和夥計打了一頓,並且打壞了不少盤碟等物。

靈芝原想當場教訓一下洋鬼子,可是考慮到酒肆里人多嘴雜,又是當街,不便動手。於是,她就尾隨著兩個洋鬼子,意欲到了僻靜之處再拾掇他們。誰知,倆洋鬼子卻徑直出了鎮子,搖晃著往西走去。

靈芝也尾隨著洋鬼子向了西,為了不讓鬼子發現自己在盯梢,就躲躲閃閃地跟在後面,與其拉開了一些距離。

正在走著,靈芝卻遠遠地看見文繡姑嫂三人走來。她急出了一身汗,她們仨不是明擺著要羊入虎口嗎?可是她又不能喊叫而驚動了洋兵,只好見機行事了。

幸虧文繡靈活,看見了洋鬼子之後,沒有繼續往前走,而是拉著兩個小姑往回跑,並且躲進了一個廢棄的舊院子裡。

看到兩個洋鬼子對她們仨緊追不捨,靈芝想起師傅臨走時留的話:“所學的法術不可濫用,不到逼不得已之時切記收斂。”今天文繡姑嫂遇險,正是逼不得已的時刻,對洋鬼子施點兒法術懲處一下,也不算濫用,沒有違背了師傅的告誡,只不過事後不張揚便是了。

而對付這兩個洋鬼子,必須使之驚恐至極才能奏效,故須得變幻出一個大獸來。想好之後,靈芝便即刻做起法來。

(未完待續)

補充糾錯
下一篇: 鬼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