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棍村狐女(新聊齋)

[ 民間故事 ]

  明朝,一光棍村來了一道士,變出十幾個美貌女子,嫁給光棍們為妻。道士在村中住下,任意驅使他們為自己效力。後來道士又提出一個邪惡要求,這些男人與妻子們商議後,知道了底細,決定聯合反抗。

  永樂年間,平陽縣郊野有一孤村,村裡聚居著十幾個光棍。這些人因為娶不著媳婦,自覺與世道觀念不同,故此集聚於此,過著單身而自在的日子。

  一日,有一個黃袍道士揹著一個大麻袋來到孤寡村,看著一群男人坐在瓜棚中閒聊,便上前對眾寡漢們笑道:“諸位都在聊些什麼?”

  一老男人撇了道士一眼,不屑說:“自然是在聊女人,你這道士亦想加入嗎”。道士一笑說:“整日聊女人也不是辦法,貧道能讓各位都娶到妻子”,眾漢一聽眼露精光,可是很快又發出一陣噓聲,沒人相信。

  道士見他們不信,彎腰就把身上的大麻袋丟在地上,開啟後竟是一隻虛弱的老狐狸。

  道士從老狐身上抓下一小把狐毛,嘴中唸唸有詞,劍指沖天,手中一撮狐毛立馬化為一團火焰,燃燒殆盡後,道士輕輕將毛灰一吹,便原地變出一個嬌弱的小女子。眾漢看到這裡,驚訝得發出一陣陣呼聲。

  道士牽著那小女子上前喊道:“你們誰想娶她為妻?”

  這幫孤寡佬單身幾十年,如今見到美女,瞬間就如餓虎撲羊,涎流鼻涕出,都爭先恐後搶著要娶那女子。

  道士狡猾笑道:“別急別急,一個個來,都有份!”

  說罷又朝老狐狸身上抓下一撮毛,重複先前的法術,當即又變出第二個美女子,並告訴眾人:“這些都是狐女,性情溫馴,很聽我的話,要她嫁誰就誰”。

  如此這番,老狐身上的毛陸陸續續被道士採取一大塊,共變出十五個美女子,均一齊分配給孤寡漢當了妻子。

  眾漢得妻,感恩戴德,紛紛下跪答謝道士給他們帶來的福分,此後更是待道士如再生父母,唯命是從,一直伺候左右。

  道士成了孤村的話語人,他命村民替自己建起一座生祠,日夜用香火供奉,自己則住進去,一日三餐都由村民輪流送來,平時亦是隨意指使村民給他辦各種瑣事,還命令村民鑄造一隻大鐵籠,將老狐關了起來。

  孤寡漢們亦是無怨言,自從得道士賜妻後,他們一個個生活開始變得滋潤,下田幹活更有衝勁了。

  一年後,大部分狐仙妻子都給男人生下兒女,眾人更是皆大歡喜,感覺日子越過越有滋味,為此十分愛自己的家庭,平時都捨不得妻兒受半點委屈。

  這種和諧美滿的日子不久,道士便發難了。他召喚全村漢子來到生祠,對大家說:“吾是你們的大恩公,沒我就沒有你們的幸福家庭”,眾人點頭稱是。

  道士咳了幾聲,突然臉色嚴厲道:“如今我修道法,每日需要喝一碗童子血,就有勞各位輪流供奉了”,言下之意是要村民們割自己孩子的血給他喝。

  眾人一陣詫異,有幾個村民當即就拒絕,畢竟自己的骨肉啊!

  道士聽後怒火三丈,一掌將木桌拍碎道:“你們要是不從,我就把狐女全變回狐毛!”,漢子們擔憂妻子被他奪去,只能勉強答應。

  惡道喝下童子血,日夜不停閉關修煉,夜裡還不時發出狂笑聲。

  村民們看著自己的孩兒日漸虛弱,不願就此這樣下去,但面臨兒女還是要妻子的抉擇時,很多人都犯難了。

  有一個叫甘夫的男子,忍受不了,便哭著將此事告訴了自己的狐妻。

  妻子雖是狐毛所變,但和甘夫日久生情,已和常人無異,傷心地告訴丈夫:“夫君,我等狐女都是老狐分身,她是千年狐仙。她被惡道算計,釘入九枚狗血釘封住了法力,才任由他利用,如能把老狐救走,道士便無計可施了”。

  當晚,甘夫找到幾個要好的孤村漢,經過商量決定趁著惡道閉關,偷偷去拯救老狐。數人拿著火把來到生祠後屋的大鐵籠,費了好大勁才把老狐拖拽出來。

  此時,那被禁錮的千年老狐,已是奄奄一息。

  老狐聲音微弱地說:“快把我丟入水裡,銅釘便能浮現出來,記得在半炷香內全部拔出來”,甘夫一夥便連夜把老狐扛到河邊丟下去。

  老狐剛入水便發出悲鳴聲,看似萬分的痛苦。而道士卻不知何時出現了,他一掌把兩個孤寡漢拍飛,投身入河,欲要撈起老狐。

  甘夫哪裡肯答應,憑著自己有幾下拳腳功夫,便和惡道拼起命來。關鍵時刻,孤村的漢子和狐女全都趕來相助了,眾人合力圍毆惡道,激鬥不斷。

  甘夫不容有誤,便趁機下水,發現老狐的四肢、胸口、額頭都冒出了一枚枚銅釘,於是逐一拔掉。

  只見頃刻間,老狐猶如鳳凰涅槃,眼冒靈光,飛身出河,一記狐爪掏心就當場把惡道給擊斃了。

  事後,老狐仙為感恩甘夫和村民的出手相救,便把眾狐女們留在世上繼續當他們的妻子。自己則入了深山隱居,重新修行去了。

  這個故事叫《光棍村狐女》,來源於《靜月齋民間故事》,作者:唐有時

  哪裡有邪惡,哪裡就有反抗。這光棍村的男人,因為惡道而得到了狐仙妻子,但他卻懷著十分邪惡的目的,一旦時機成熟,就是要害人的。

  “可憐天下父母心”許多父母,都願意自己受苦受難,也要保護孩子。這道士的行為沒人性,被聯手除去,也是罪有應得啊。

補充糾錯
上一篇: 魚姑娘的傳說
下一篇: 寶葫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