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牙顆顆釘滿天(苗族)

[ 民間故事 ]

早先,寨子裡住著一對夫妻。他們的年紀漸漸老了,頭髮越來越白,卻還沒有一男半女。他們常常唉聲嘆氣地說:

夫妻背上啊背竹籮,

年年依舊哇兩公婆!

有一天,他們倆在山坡上挖玉米地。老爹爹邊挖邊想著孩子,他抹著眼淚低低地哭訴:

嗚嗚嗚,

你一鋤來呀我一鋤,

沒有孩子呀我好苦!

這些話觸動了老媽媽的心窩窩,她把鋤頭一撂,一屁股坐在地上,捂著臉哭起來:

嗚嗚嗚,

沒有孩子呀日子苦,

捂著面孔啊我放聲哭!

兩位老人正哭得悲悲切切的時候,忽然,山頂上“轟隆隆”滾下一大塊圓石頭。石頭滾到玉米地邊,“嘩啦”一聲裂開了。一團白棉花在石頭中間一搖一動的,發出“哇哇”的聲音。

老爹爹走過去把棉花撕開來,呀!一個白胖胖的男娃娃舞手踢腳地在叫喊呢!

“娃娃!”“娃娃!”老爹爹驚叫起來。

老媽媽抹乾眼淚跑過去,忙把娃娃抱起來,笑得嘴巴也合不攏,連聲叫喊:“天送給我們娃娃!天送給我們娃娃!我們也有孩子啦!我們也有孩子啦!”

兩位老人興沖沖地抱著娃娃回家餵養。在他們的笑聲中,孩子一天一天大起來。孩子長得臂粗腿壯,頭圓腰寬。老爹爹說:“這個孩子將來一定是個大英雄啊!我們就叫他桑吧。”

不久,桑成了一個又胖又壯的小後生,能上山打獵,也能下田耕種。一家三口過著舒舒服服的日子。

那時候,南山洞裡有一條大烏龍,北海里也有一條大烏龍。它們原是同母弟兄。有一天,北海里的烏龍哥哥飛到南山看烏龍弟弟。烏龍弟弟住的洞口有一株大蜜桃樹,結了九個紅鮮鮮的大蜜桃。弟兄兩個在洞口分吃蜜桃,烏龍弟弟說:“蜜桃種在我的洞口,我應該吃五個。”烏龍哥哥說:“我是哥哥,你是弟弟,哥哥該吃五個,小弟該吃四個。”

兩兄弟都爭著要吃五個,爭出氣來了!“呼呼,嗬嗬”,一對烏龍廝打起來,龍頭碰龍頭,龍尾碰龍尾,龍腰卷龍腰。它們從南山打到北海,又從北海打到南山。大山震動了,石頭亂飛;大海震動了,浪花亂卷。接著,它們又從地上打到天空,哎呀!兩個龍頭向上一碰,把天皮碰裂了。它們的腦殼也碰破了,鮮血四濺,鱗片紛飛。這樣,兩條烏龍都負了重傷。烏龍哥哥落在北海,軟癱癱地睡在海底。烏龍弟弟掉進山洞,軟癱癱地盤在洞裡。

烏龍把天碰裂了,天上的大裂縫恰好在桑住的地方的上空。這可不得了啦!熱天,雨像瀑布一樣從天縫中衝下來。冷天,冰雹像石塊一樣從天縫中落下來。地上的樹木被砸倒了,房屋被砸塌了,牲畜也死掉了。人們瑟瑟縮縮地躲在山洞裡不敢出來。哎喲!冷啊!哎喲!餓啊!一些老人和幼兒躺下不能動了。山洞裡發出嗚嗚的聲音:

烏龍把天皮碰出裂縫縫啊,

大雨大雪往地下衝啊!

地上的五穀沒處種啊,

人們又冷又餓倒在山窟窿啊!

桑哥哥看見這種情形,心裡非常痛苦,他對年老的父母說:“有什麼辦法能把天皮的裂縫縫釘補起來呢?”

老爹爹說:“早先,我聽說遠方有座高高的賴弄山,半山石壁上橫長出一株大樟樹,樹上有個大鳥窠,窠裡住著一個綠鬍子老頭兒。他的名堂很多,你去求求他想個辦法吧!石壁是光滑的,人爬不上去。綠鬍子老頭兒每天早上起來梳鬍子,綠鬍子長長的垂下地來,你可以揪住鬍子爬上去。”

桑哥哥說:“為了大家,我一定去求綠鬍子老頭兒。可是,我去了以後,你們……”

老爹爹忙接著說:“你要救大家呀!不要為我們兩個老人擔心啦,別的後生會照顧我們的。”

老媽媽說:“為了大家,你就去吧,孩子!”

於是,桑哥哥昂首挺胸,放開腳步走了。

桑哥哥冒著大雪和大雨,白天走,晚上也走,肚餓吃樹葉,口渴喝清泉,渡過了九十九條河,翻過了九十九座山。一天下午,他到達了賴弄山。看見半山光溜溜的石壁上橫長出一株大樟樹,樹上搭著個大鳥窠,四周靜靜的沒有聲音。桑哥哥躺在草地上睡了一夜,到了第二天早上,忽然聽見鳥窠裡發出悠揚的歌聲:

綠樹老人哪住烏窠,

鳥窠裡面哪名堂多。

手拿梳子呀梳鬍子,

長長的鬍子呀往下拖。

一會兒,綠色的鬍子像一大束長藤,從鳥窠中垂了下來。桑哥哥忙跳過去,揪住鬍子往上爬。爬到一半,綠鬍子老頭兒在鳥窠裡伸出頭來說話了:“孩子,不要上來了,鳥窠太高,不是好玩的。你要什麼東西,就說吧。”

桑哥哥停在半腰,說道:“天裂縫了,大雨大雪不斷地衝下來,人民受了災難啊!我請求你教我釘補天縫縫的辦法。”

綠鬍子老頭兒說:“烏溜山頂住著老熊王,它有三個女兒,都會釘補天縫縫。你去請求老熊王把一個女兒給你做老婆。老熊王若是不答應,你就穿起我這雙綠草鞋,在山腳下用力跺,用力頓,他就會答應了。孩子,去吧!”說完,一雙綠草鞋從鳥窠裡拋落在地上。

桑哥哥鬆手下到地上,拾起草鞋穿在腳上,趕緊跑到烏溜山。這山像是一座高高的大石柱,頂端雲霧繚繞,隱隱約約有黃色的大房子,山的周圍筆直光滑得連螞蟻也難爬上去。桑哥哥在山腳下一面跺著雙足一面喊:

綠草鞋呀腳上穿,

烏溜山下呀跺跺跺。

山上老熊王啊豎起耳朵聽,

我要你的女兒做老婆。

桑哥哥雙腳連連跺,烏溜山“嗡嗡嗡”震動起來了,只聽得山頂上喊叫連天:“不要跺啦!”一會兒工夫,山頂垂下一條長長的綠藤子,藤子尖端向上開著一朵大紅花。紅花慢慢垂到桑哥哥跟前,花朵裡一個姑娘,身上穿著綠色的衣服,頭上圍著綠色的頭巾,胸前抱著鹿娃娃,坐在一隻綠色的野鹿背上。姑娘板著面孔說:“你不要跺腳了,我下來跟隨你。我是老熊王的大女兒,叫綠姑娘。”

桑哥哥問道:“姑娘,你肯釘補天縫縫嗎?救救大家呀!”

綠姑娘抬頭望望天空,撇撇嘴說:“咦!釘補天縫縫嗎?——那好辛苦哇!我只想吃喝玩樂唱唱歌。”

桑哥哥搖搖頭說:“我不要你這人做老婆,你回去吧!換個姑娘下來。”他用手托住花朵,向上一掀,姑娘仍舊回到了山頂。

桑哥哥在山下等啊等啊,不見山頂有動靜。他又跺跺雙腳,烏溜山“嗡嗡嗡”地震動,可是山頂上的老熊王已經習慣了這種震動,不理不睬了。

桑哥哥跺了半天腳,見山頂靜靜地沒有動靜,只得又回到賴弄山找綠鬍子老頭兒。他在鳥窠下住了一夜,等到第二天早上,綠鬍子老頭兒長長的鬍子像藤子一樣垂下地來時,又揪住鬍子爬了上去。他爬到半腰,綠鬍子老頭兒伸出頭來說:“孩子,怎麼啦?”

桑哥哥把經過的情形告訴了他。這次綠鬍子老頭兒拋下一雙青手套,說:“戴上手套去推烏溜山,向老熊王要另一個女兒做老婆吧!”

桑哥哥鬆手滑下來戴上手套,朝烏溜山走去。他走到山腳下,一面用手推著烏溜山,一面喊叫:

手上戴著呀青手套一雙,

手推烏溜山響啷啷。

山上老熊王啊豎起耳朵聽,

我要你另一個女兒做婆娘!

桑哥哥用手不斷推動著,烏溜山一搖一擺的,“嘩啦啦”直響。山頂上的老熊王喊叫連天:“不要推啦!不要推啦!”一會兒,山頂垂下一條長長的藤子,藤子尖端向上開著一朵大紅花。紅花慢慢垂到桑哥哥面前,花朵裡一個姑娘,身上穿著青色的衣服,頭上圍著青頭巾,胸前抱著一頭牛娃娃,坐在一頭青牛背上。姑娘板著面孔說:“你不要推山了,我下來跟隨你。我是老熊王的二女兒,叫青姑娘。”

桑哥哥問道:“姑娘,你肯釘補天縫縫嗎?救救大家呀!”

青姑娘抬頭望望天空,撇撇嘴巴說:“咦!釘補天縫縫嗎?好辛苦哇!我才不幹哪!我只想吃喝玩樂唱唱歌。”

桑哥哥搖搖頭說:“我不要你這人做老婆,你回去吧,換個姑娘下來。”他用手托住花朵,往上一掀,姑娘仍舊回到了山頂。

桑哥哥在山下等啊等啊,不見山頂上有動靜。他又用手推山,山一搖一擺,“嘩啦啦”直響。可是,山頂上的老熊王習慣了這種搖擺,又不理不睬了。

桑哥哥推了很久,見山頂靜靜地沒有聲音,只得又回到賴弄山找綠鬍子老頭兒。綠鬍子老頭兒這次拋下一頂白羊毛帽,說:“戴起白羊毛帽,去碰烏溜山,向老熊王要另一個女兒做老婆。孩子,去吧!”

桑哥哥戴起白羊毛帽,又飛快地朝烏溜山走去。他來到山腳下,一面用頭碰山,一面呼喊:

白羊毛帽呀戴頭上,

頭碰烏溜山哪響噹噹。

山上老熊王啊豎起耳朵聽,

我要你另一個女兒做婆娘!

桑哥哥不斷用頭碰山,烏溜山被碰得東搖西擺,“轟隆隆”直響,快要倒塌了。山頂上的老熊王哭喊連天:“不要碰啦!不要碰啦!”一會兒,山頂垂下一條長長的白藤子,藤子尖端向上開著一朵大紅花,紅花慢慢垂到桑哥哥面前。花朵裡有一個美麗的姑娘,身上穿著白羊毛衣服,頭上圍著白羊毛頭巾,胸前抱著一隻白羊娃娃,坐在一隻白綿羊背上。姑娘笑眯眯地說:“桑哥哥,你不要碰山了,我下來跟隨你。我是老熊王的三女兒,叫白姑娘。”

桑哥哥問道:“姑娘,你肯釘補天縫縫嗎?救救大家呀!”

白姑娘望望天空,笑眯眯地說:“好,為了救大家,我們倆人釘補天縫縫吧!”

桑哥哥走上前,雙手扶下白姑娘,藤子和紅花“刷”的一聲,飛上山頂去了。

白姑娘說:“天縫縫是可以釘補好的,只是缺少兩樣東西:一樣是龍牙釘,一樣是龍角錘。”

桑哥哥忙說:“龍牙釘和龍角錘往哪裡去要呢?”

白姑娘說:“南山洞裡的烏龍和北海里的烏龍打架,把天打破了。現在它們一個軟癱癱地盤在洞裡,一個軟癱癱地睡在海底。為了懲罰它們,就向它們一個要龍牙釘,一個要龍角錘。這裡有個羊皮袋和一把金鉗。你去吧,我在這山腳下的巖洞裡等你!”

桑哥哥接過羊皮袋和金鉗,頭戴白羊毛帽,手戴青手套,腳穿綠草鞋,昂頭挺胸地走了。

桑哥哥走了四十九天,走到南山洞口,高聲喊道:

腳穿綠草鞋呀在洞口跺一跺,

手戴青手套哇把洞口敲一敲,

頭戴白羊毛帽哇向岩石碰一碰,

老烏龍啊快快伸頭出山腰!

接著,他的腳、手、頭一齊動,把山搖擺得“嘩啦啦”響,地震動得“轟隆隆”響。山快要崩了!洞快要塌了!一會兒,一條大烏龍有氣無力地慢慢從洞裡伸出一個七瘡八瘢的龍頭出來,擱在洞口。

桑哥哥訓斥它說:“老烏龍啊!你們打架,把天也碰裂了。現在,我釘補天縫縫,需要你的牙齒做釘子,你張開嘴吧。”

烏龍默默不出聲。

桑哥哥又說:“你若是不答應,我一拳下去,你的頭就要變成肉餅餅。我的手可以把大山推得搖搖擺擺,何況你這龍頭!”

老烏龍張著疲乏的眼睛,望了桑哥哥一眼,然後無可奈何地張開了嘴巴,露出兩排瑩白、發光的牙齒。桑哥哥用金鉗將龍牙一顆一顆鉗下來放在羊皮口袋裡。鉗完了,桑哥哥拍一拍龍頭說:“老烏龍,好好躺在洞裡,不要再出來打架啦!”

烏龍點點頭,癟著嘴巴,有氣無力地把頭縮排洞裡。

桑哥哥背起羊皮袋子,又朝北海走去。走了四十九天,到了海邊,他大聲喊叫著:

腳穿綠草鞋呀在海邊跺一跺,

手戴青手套哇把浪潮掀一掀,

頭戴白羊毛帽哇向浪頭碰一碰,

老烏龍啊快快伸頭出海邊!

桑哥哥先用腳跺,海水震動了,滾滾浪花“嘩啦啦”地湧向海邊。接著,他用手掀著大海,山一樣的浪頭高高冒起。他又用頭碰著浪頭,整個大海“轟隆隆”地翻滾起來,海水飛騰到半空中。

一會兒,一條大烏龍有氣無力地慢慢從海里伸出一個七瘡八瘢的獨角龍頭來。

桑哥哥訓斥道:“老烏龍啊!你們打架,把天也碰裂了。現在我釘補天縫縫,需要你的角做釘錘,你把頭擱在岸邊吧!”

烏龍默默不出聲。

桑哥哥又說:“你若是不答應,我腳手齊動會把你變成爛泥巴的。你看這大海給我弄得怎樣啦!”

老烏龍張著疲乏的眼睛,望了桑哥哥一眼,然後無可奈何地把龍頭擱在海岸邊。

桑哥哥用金鉗將龍角鉗住,用力一拔,拔下來放進羊皮口袋裡。他拍一拍龍頭說:“老烏龍,好好躺在海里,不要再出來打架啦!”

老烏龍點點頭,迴轉身,一彎一扭地游回海里。

桑哥哥背起羊皮口袋,大步朝烏溜山走去。

白姑娘在烏溜山腳,把大綿羊喂得肥肥的,把羊娃娃也喂大了,又剪下羊毛織了兩件雪白的大氅。一見桑哥哥回來,她笑得臉上現出了兩個深深的酒窩。

白姑娘說:“桑哥哥,我們披起羊毛大氅,各騎一隻白綿羊,飛上天空去釘補天縫縫吧。”

桑哥哥摸一摸白綿羊說:“好呀!快上天吧!”

白姑娘說:“我背羊皮袋子。這袋子是寶袋呀!龍牙裝在裡面是永遠取不完的。你手拿龍角錘,在天皮有裂縫的地方,我抓出龍牙安在天皮上,你用龍角錘下勁兒錘。天皮被烏龍撞破了許多地方,我們要在天上各處巡遊,遇著縫縫就釘補。桑哥哥,讓我們永遠在天上巡遊,日曬、雨淋、風吹,我們都不要怕呀!”

桑哥哥說:“為了大家在地上過好日子,再辛苦我們也不怕!走吧,白姑娘!”

於是,白姑娘肩背羊皮袋子,桑哥哥手拿龍角錘,各騎在一隻白綿羊背上。“咩咩”兩聲,白綿羊身上各長出一對雪白的翅膀,朝天上呼啦啦地飛去。

他們飛到天上,找到最大的一個裂縫。冰冷的大雪塊像石磨一樣朝著他們沒頭沒腦地衝下來。白姑娘和桑哥哥忙用羊毛大氅矇住了頭。白姑娘又迅速解下頭上的白羊毛頭巾迎風一展,使它變成了一塊又長又大的白布。這塊大白布正好把大裂縫貼嚴了。於是,他們用龍牙做釘,用龍角做錘,一錘一釘,龍牙釘滿在大白布上。大裂縫中不再衝下瀑布一樣的大雨,不再滾下石磨一樣的冰雪了。

地上的人們從山洞裡奔跑出來,唱歌跳舞,到處都是一片歡呼聲。

桑哥哥的老爹爹和老媽媽,知道他們的兒子把天縫縫補好了,一齊走出山洞。他們抬頭望著天空,笑眯眯地說:“我們的孩子果然是個英雄啊!”

地上的歡呼聲一直飛傳到天上,桑哥哥和白姑娘聽見了,也在白綿羊背上歡唱起來。

“喂!你看,天上那一塊又白又長的寬頻就是白姑娘的羊毛頭巾哪。那發光的點點就是龍牙釘啊。”人們唱著,跳著,談論著。後來人們給那又白又長的寬頻,起名叫銀河,管那些發光的龍牙點點叫星星。

桑哥哥和白姑娘不僅釘補好天上的大裂縫,他們還巡遊各處,把所有的小縫縫也都釘補好了。

你看,桑哥哥和白姑娘披著羊毛大氅,騎著白綿羊,像雲朵一樣在天空來來往往。誰還分得出哪是白雲,哪是桑哥哥和白姑娘呢!

補充糾錯